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劳动合同未满月能否离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3 20:58:59
文档

劳动合同未满月能否离职?

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相关权益的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只需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且保存证据。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提前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是不合法的。解除通知需确保有人签收,如无法确认,可通过邮寄特快专递并保留底单作为证据。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法律分析;
推荐度:
导读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相关权益的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只需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且保存证据。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提前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是不合法的。解除通知需确保有人签收,如无法确认,可通过邮寄特快专递并保留底单作为证据。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相关权益的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只需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且保存证据。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提前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是不合法的。解除通知需确保有人签收,如无法确认,可通过邮寄特快专递并保留底单作为证据。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你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申请,并由用人单位批准。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决定,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并证明你书面通知到了,那么你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就是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就不会出现由你承担《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的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述的情况之一,你不仅无需提前30天,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要求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侵犯你的合法权益,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只要没有《劳动合同法》第25条的内容,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都是不合法的。递交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后,批不批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人签收,做为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否则不良单位会说你是自动离职,没有交过辞职报告,把一切责任推到你身上,也为不支付你近期的工资找到借口。你提前30天(试用期提前3天,下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如果没人签收,你就到邮局寄特快专递,并在“内件品名”栏中填写“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保留好底单做为证据,外加劳动合同就够了,如果用人单位不在工作的最后一天支付你的工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关经济补偿。

结语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规定,您可以自主决定解除合同,无需向雇主申请或获得批准。只需依法书面通知雇主,并确保通知到达,即可符合法律程序,避免承担赔偿责任。若雇主存在违法行为,您不仅无需提前通知30天,还可要求经济补偿。然而,若雇主未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提出解除合同时可能无法获得经济补偿。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均为非法。请确保解除通知得到签收,以证明您依法提出解除合同,避免雇主将责任推卸给您或拒绝支付工资。如雇主未在最后工作日支付工资,您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关经济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文档

劳动合同未满月能否离职?

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相关权益的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只需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且保存证据。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提前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是不合法的。解除通知需确保有人签收,如无法确认,可通过邮寄特快专递并保留底单作为证据。若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法律分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