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构成条件包括: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后罪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普通累犯需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不要求前罪已执行完毕或发生法律效力,只要求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犯罪即可。
法律分析
普通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其构成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条件: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2.罪行条件:前罪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也就是说,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犯罪人又犯罪的,才能构成普通累犯。
普通累犯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就可能不构成普通累犯。同时,普通累犯不要求前罪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也不要求前罪刑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只要求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犯罪人又犯罪的。
拓展延伸
普通累犯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普通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多次犯罪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普通累犯通常指在五年内犯罪三次以上的情况。普通累犯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种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诈骗、抢劫等。根据不同的犯罪行为和相关法律条款,普通累犯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如加重刑罚或累进刑罚。法律规定普通累犯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重复犯罪行为的打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因此,对于普通累犯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结语
普通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其构成条件包括主观条件、罪行条件和时间条件。普通累犯的成立需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否则不构成普通累犯。普通累犯的适用范围广泛,旨在打击重复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