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讲述了再审案件的审理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解释》第四百零五条规定,人民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的,不予审理;符合另案诉讼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因此,再审案件不是全面审理,而是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法律分析
再审案件不是全面审理,而是针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民诉解释》第四百零五条规定:人民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的,不予审理;符合另案诉讼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
拓展延伸
再审案件如何审理?
再审案件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或者认为该案件存在错误或者不当之处,可以向上级或者自己申请再审。审理再审案件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以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案件的公正处理。
在审理再审案件时,首先需要组成合议庭,由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熟悉相关法律和案件的法官,以确保审理过程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接着,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与普通案件审理程序类似,需要进行庭前准备、庭审、判决等环节。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供新的证据或者解释,以改变原审判决或者裁定。
判决结果的产生需要经过合议庭的审理和评议,以确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如果判决结果与原审判决或者裁定相同,则判决生效;如果判决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作出判决。
再审案件审理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以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案件的公正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供新的证据或者解释,以改变原审判决或者裁定。
结语
根据《民诉解释》第四百零五条规定,人民在审理再审案件时应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对当事人的超出原审的再审请求不予审理,符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这体现了再审审理的严谨性和依法行政的精神,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三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上诉的,第二审人民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重审。
原审人民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 第二审人民对不服第一审人民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