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功能
一、常态社会中公共活动的基本功能:引导功能、功能、分配功能。
1、公共的引导功能
(1)公共的规范导向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是借助于目标要素,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二是借助于价值要素,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向。
(2)公共发挥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导向和间接导向,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变。
(3)公共的导向功能,从作用的结果来衡量,可以有正向的导向,也可以有负向的导向。
2、公共的功能
(1)公共功能的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这种的必要性,社会之所以需要运用公共进行,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摩擦、冲突甚至对抗,必须使用公共这一有效的工具来对各种利益群体的矛盾进行;二是这种的可能性,社会之所以能够运用公共进行,乃是因为现代社会的运行不是一个自发的、无序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据客观规律的、有序的、按比例的过程。
(2)公共的活动也有直接与间接两大类型,公共还可以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方式;就结果来说,则有积极与消极两类。
3、公共的分配功能
(1)一般来说,的公共所体现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为追求效率而鼓励扩大差别的原则,二是为消灭差别而牺牲效率的原则(计划经济下),三是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下)。
(2)能从的公共中获益的社会公众通常有以下几类:一是与的主观偏好相一致的公众;二是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公众;三是在社会中成为大多数者的公众。
二、转型社会中公共活动特殊功能
(1)社会均衡稳定功能公共的作用在于:当矛盾还没有加剧和激化时,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化解这些矛盾;当某些激化,引发社会动荡时,缓解社会冲突,防止社会混乱,使社会有良好的秩序,保持稳定,促进社会转型和转型。
(2)社会公平正义功能在转型社会中,效率和公平是需要经常注意和处理的一对矛盾。公共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协调、补偿措施,尽量实现个体之间、社会集团时间、社会层次之间、代与代之间在机会方面的公平、平等、公正。
(3)促进社会变革求新的功能在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任务是破除无效率的、已经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这需要思想、大胆变革、向外开放,但是旧的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公共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基于新的利益追求和新的行为规则设计的公共创新,来突破旧的机构设置和旧的的制度安排,逐步形成新的组织机构、新的制度安排,保证在新的利益结构出现后,能够促使其成长、壮大,并推动新的组织、制度安排的出现,以促进社会的变革、发展。公共工具加拿大公共学者霍莱特和拉梅什依据工具的强制性程度,将工具分为自愿性工具、强制性工具和混合性工具三类。
1、自愿性工具是指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或市场发挥作用,在自愿基础上解决公共问题的手段、途径与方法。包括:家庭与社区、自愿性组织、市场。
2、强制性工具也被称为直接工具,它借助于国家或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群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以此来实施公共,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包括:规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
3、混合型工具兼有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在允许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还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部门的决策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诫、补贴(赠款、税收激励、票证、利率优惠)、产权拍卖、征税和用户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