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上报工伤认定。在医疗期间的私了协议无效,劳动者有权反悔。免责条款无效,造成人身损害或重大过失的。工伤纠纷可私下和解,协议视为民事合同,可强制执行。工伤和雇佣损害赔偿案件程序不同,赔偿金额有差距。工伤需先申请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协商不成可仲裁。临时劳务雇佣可直接起诉要求赔偿。
法律分析
一、发生工伤后,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和解协议有效吗
1、对于劳动者受伤后,在医疗期间的“私了”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的问题,对此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劳动者受伤后在医疗期间与公司不公平的有损劳动者权益的“私了”协议,或者是劳动者对公司的一切问题自负的单方保证,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即使达成了一致协议,并经过了公证,如果劳动者反悔的,也会被人民法院推翻已经签字的私了协议。
但是,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既未向主管部门上报,又未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在这种情况下的协议是无效的。如果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那么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
3、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免责条款效力】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二、工伤纠纷是否可以和解
1、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2、工伤赔偿纠纷可以双方私下签订和解协议,此协议视为民事合同,双方有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若双方经劳动仲裁委会调解签订调解协议,这时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则可直接申请书法院强制执行。
3、首先区分是工伤纠纷还是雇佣损害赔偿案件。两者的赔偿程序和标准有较大的区别,导致的赔偿金额也有差距。属于劳动纠纷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再依法申请作出劳动能力鉴定,就鉴定结论要求赔偿,协商不成的提起劳动仲裁。(要有劳动关系证明才可以按照工伤处理)工伤的赔偿依据是本人工资和社平工资,起诉的被告是单位。
而属于临时性的劳务、雇佣行为,由雇主承担一定赔偿责任,协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诉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受伤后与公司签订的医疗期间的私了协议或单方保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然而,若用人单位及时向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工伤赔偿纠纷可以通过双方私下签订和解协议或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对于劳动纠纷和雇佣损害赔偿案件,赔偿程序和标准有所不同。劳动纠纷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而雇佣损害赔偿案件则可以直接起诉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修正):第三章 煤炭生产与煤矿安全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