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关于判决书执行的规定以及判决书查询的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判决书的执行需通过第一审人民或与第一审人民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进行。对于一般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判决书一般自立案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当事人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渠道查询到相应的判决书。
法律分析
一、关于判决书执行的规定
判决书的执行需通过第一审人民或与第一审人民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进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或者与第一审人民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执行。
二、判决书一般多久下来
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一般自立案后三个月内下达;适用普通程序的一般立案后六个月内下达,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三、怎么能查询到人民的判决书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查询,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查询人民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
1.百度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的官网,点击进入。
2.在搜索款输入对应案件的关键词、名称、当事人或者律师名称,点击搜索。
3.点击搜索后,会出现想要查询的判决书。
拓展延伸
判决书是人民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判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依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当事人未能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法律规定了一些判决书执行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判决内容。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判决内容,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的当事人需要提供具体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已经采取了法定措施,但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判决内容。人民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人民决定受理申请,将会发出执行通知书,向对方当事人发出履行判决的通知。对方当事人接到通知后,应当在15日内履行判决内容。
如果对方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判决内容,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接到申请后,应当在10日内决定采取强制措施,并在7日内采取行动。
强制执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采取不同的措施。
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申请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判决内容得到有效执行。
结语
判决书的执行需通过第一审人民或与第一审人民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进行。判决书一般多久下来?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一般自立案后三个月内下达;适用普通程序的一般立案后六个月内下达,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查询,也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七条 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人民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