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玩忽职守罪的认定要素包括特殊主体、过失主观、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重大损失。玩忽职守罪可判缓刑,需满足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缓刑不影响社区。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需收集证据,清楚事实、充分证据可起诉,决定起诉后移送,应在两个月内判决。机关对已立案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材料。
法律分析
一、对于玩忽职守罪应当如何认定
对于玩忽职守罪应当的认定是要看其是否满足犯罪构成要件,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为: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并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玩忽职守罪可以判缓刑吗
玩忽职守罪可以判缓刑,但是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三、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会怎么处理
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的处理程序为:对已立案的刑事案件,应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写起诉意见书,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审查决定;认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作出起诉决定,移送管辖;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结语
玩忽职守罪的认定需满足特殊主体、过失主观、国家机关活动侵犯和重大损失等构成要件。根据《刑法》规定,该罪可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且可考虑宣告缓刑。宣告缓刑需符合轻微犯罪、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和社区影响等条件。立案侦查程序包括收集证据、起诉决定和宣判等步骤。根据《刑事诉讼法》,机关应对已立案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和收集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令第95号)同时废止。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