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责任方无法提供货币赔偿时,权利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非货币财产。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执行程序可中止,等待责任方有财产后再执行。若无力以财产赔偿,双方可达成劳务赔偿协议,并在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的监督,以提供劳务方式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
1、责任方如果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权利方先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
3、无力赔偿财产可以赔偿劳务,双方达成协议签字确认后报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监督,以付出劳务的方式赔偿。
拓展延伸
当事人无力偿还判决款项,应如何执行?
当事人无力偿还判决款项时,执行程序是必要的。首先,执行法院会调查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如果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或拍卖财产,以满足判决款项的支付。如果当事人没有足够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采取其他措施,如冻结其工资、租金收入或其他收入来源,直至判决款项偿还完毕。此外,法院还可以通过强制执行通知、限制出境等手段来促使当事人履行判决。总之,执行程序旨在保护判决权益的实现,确保当事人遵守法律判决。
结语
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无力偿还判决款项时,法院将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或拍卖财产等,以满足判决款项的支付。如果当事人财产不足以执行,法院还可以冻结其工资、租金收入或其他收入来源,直至判决款项偿还完毕。通过执行程序,法院确保判决权益得以实现,保障当事人遵守法律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