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道出血,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么,大家对于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是否了解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是怎么回事?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具体如下:
1、小量出血(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2、生命体征: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3、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可以伴有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呕血、便血、柏油便、腹部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消化道出血要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多数病人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毋需使用抗生素。
2、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低于9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包括胃内降温、口服止血剂(如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常用甲氰咪胍或奥美拉唑)、内镜直视下止血(局部喷洒5%Monsell液)、非外科手术治疗(如气囊压迫、经颈内静脉门腔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治疗)等。
4、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位休息,禁食或低渣饮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在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出血部位后,可经导管行止血治疗)、内镜治疗等。
以上就是关于“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的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祝大家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