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选用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也应和应用中药汤剂一样,依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通过辨证分型,确立相应的治则,之后根据治则选取中成药。
肺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吐痰,痰稀色白,时而喘促,动则加剧,面色暗淡,纳差脘痞,形瘦便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摄纳,益肺止嗽。可选用中成药七味都气丸、固本咳喘片、金咳息胶囊等。
外寒内饮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白多泡沫,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治宜解表温里,宣肺化饮。可选用中成药复方满山红糖浆、咳喘宁、小青龙合剂等。
表寒里热型主要表现为咳嗽音嘎,咳而不爽,咳引胸痛,痰吐黏稠,喘逆上气、息粗,伴有恶寒鼻塞、口渴咽痛、发热身痛、有汗或无汗,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治宜清里达表,宣肺泄热。可选用中成药麻杏石甘合剂、通宣理肺丸等。
肺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痰多、痰白或微黄,每遇风寒咳痰或咳喘发作加重,脘痞腹胀,纳差便溏,自汗气短,神疲乏力,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滑。治宜健脾益气,祛痰止咳。可选用中成药人参保肺丸、理气定喘丸、参贝北瓜膏等。
另外,秋天天气干燥,风比较大,要多喝水,不要吃过甜或过咸的东西,因为太甜的食物容易引起痰多,导致咽部不适,引起咳嗽。此外,天气好的时候,要及时给居室通风,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