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各位家长们最为重视的,而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很多的疾病的困扰,其中,脑瘫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只有及时的发现了小儿脑瘫的表现,家长们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小儿脑瘫表现方面的问题!
脑瘫的定义
小儿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
小儿脑瘫的两种表现:
早期表现:
①精神症状:过度激惹,经常持续哭闹,很难入睡。对突然出现的声响及体位改变反应剧烈,全身抖动,哭叫似惊吓状。
②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及吞咽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
③护理困难:穿衣时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时难以将大腿分开,洗澡时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婴儿背部立即僵硬呈弓形,并伴有哭闹。
运动功能障碍:
①运动发育落后:包括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迟缓,主动运动减少。
②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亢进、肌强直、肌张力低下及肌张力不协调。
③姿势异常:静止时姿势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活动时姿势异常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④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以及Vojta姿势反射样式异常,Vojta姿势反射包括牵拉反射、抬躯反射、Collin水平及垂直反射、立位和倒位及斜位悬垂反射。
小儿脑瘫常见的几个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
针对脑瘫患儿的现有能力进行功能障碍评定,制定适合小儿特点的训练方案,并备有训练的设施。
2.外科矫形
适用于步态趋于成熟的小儿(6~10岁)进行。主要适应证为痉挛性脑瘫患儿,目的在于矫正畸形、改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手术包括肌腱手术、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
3.家庭教育
提倡家庭成员的参与康复治疗。应加强患儿父母教育,学习功能训练手法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方法;全面关心患儿,注意合理营养和护理。
4.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仅为对症治疗,如为缓解手足徐动型的多动,可使用小量安坦;缓解肌痉挛可用巴氯芬、肉毒素A、丹曲林、苯二氮卓类等,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幅度和运动功能;合并癫痫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小儿脑瘫的预防
针对脑瘫病因可发生在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预防措施应贯穿始终,重点预防措施:
①孕期宫内感染;
②早产;
③多次妊娠;
④低出生体重;
⑤出生时或新生儿严重缺氧、惊厥、高胆红素血症及脑出血等。
对于宝宝脑瘫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其有相关的症状及时的送往医院进行就医,避免疾病给宝宝后期造成大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