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公布的最新吸烟调查结果显示:28.1%的国人吸烟,吸烟者中男性为52.9%,女性2.4%;20至34岁的吸烟者中,有半数以上(52.7%)在20岁前就开始每天吸烟;每周平均有70%的成人接触了二手烟。成人中近四分之一的人相信吸烟及暴露于烟雾可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和肺癌。
作为全球成人烟草调查的组成部分,此项调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针对15岁及以上具有代表性人群进行入户调查,采用全球标准方法,共调查了13,354人。
世界卫生组织华代表蓝睿明博士称,中国的最新数据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他说,“中国长期存在的烟草成瘾高流行率,应得到与SARS疫情或H1N1流感大流行同等程度的重视”,“慢性病目前在中国的疾病负担中占的比例最高,而烟草使用正是此类发病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可预防性病因”。
世卫组织为协助会员国履行《控烟框架公约》中减少烟草需求的内容,提出六项行之有效的控烟措施;其中包括:监测烟草使用与预防;保护人民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确保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提高烟税等。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资料表明肺癌的危险因子包含吸烟(包括二手烟)、石绵、氡、砷、电离辐射、卤素烯类、多环性芳香化合物、镍等。长期吸烟可引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磷状上皮生诱发鳞状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细胞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如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托泊替康、依立替康)、长春瑞宾(诺维本)及吉西他滨(健择)的应用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