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过敏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皮肤瘙痒,的确很多过敏症状都是会出现皮肤瘙痒,但是过敏不仅仅只有皮肤瘙痒,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那么。过敏有什么症状呢?
导致过敏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一些内在原因,包括各种过敏源,如食物因素,药物因素,化学制剂因素,遗传因素等,还有生理期,怀孕期,更年期,疾病或荷尔蒙分泌异常等,使皮肤呈现不稳定的状态。
还有些是外在原因引发的,例如使用方法或者手法不正确,皮肤受到紫外线,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等。从根本原因来看是体内自由基氧化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造成的。
过敏是指皮肤受到各种过敏源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红,肿,热,痛,瘙痒的现象,往往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各种症状。
1、过敏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出现极快,特别是经注射途径接触变应原时起病异常急剧,被幸存者描述为“濒死感”。症状出现愈快,反应也就愈严重。通常最初出现的症状是口周和面部刺痛感,接着是发热感、吞咽困难、喉头及胸部发紧感。
2、全身皮肤瘙痒出现前可能会感觉恐惧、无力和全身发汗。接着病人全身潮红,出现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水肿主要在眼周和上下唇,偶亦累及咽喉。出现一定程度的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鼻塞、眼痒、喷嚏和喘鸣。此外,也可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子宫收缩等症状。
严重时病人进入昏迷、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心动过速或过缓、甚至心律不整,进而可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3、绝大多数过敏反应发生于接触变应原30分钟内,尤其是注射药物或昆虫叮咬,可在数分钟甚至1分钟内即发生晕厥和休克。经处理后多数病人症状在数小时内可得以缓解。部分病人表现为双相反应,即症状缓解后1~8小时后又复发,这可能与首次给予药物的作用时间较短有关。
另有部分病人,即使经过积极治疗,症状体征仍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缓解,这种持久的过敏反应多因进食过敏原引起。双相过敏反应和持久性过敏反应多发生于接触变应原30分钟以后。
4、食物依赖性运动性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进食敏感食物(贝类、小麦、蔬菜、水果等)2小时以内。患者通常在进食后3小时以后运动比较安全,如果不运动,这些食物对于这类患者,也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反应。运动性过敏反应也可发生于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类同醇类抗炎药物后。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关于过敏的一些症状,从上面的症状可以看出,患上过敏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及时治疗,否则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