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儿多动症不只是“多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8-22 08:06:40
文档

小儿多动症不只是“多动”

敏敏今年上二年级,平时在家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老师却经常反映孩子听课容易走神,做事有始无终,作业拖拉,同龄孩子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要两小时。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咨询。经过一系列的病史问询、检查评估等,医生诊断孩子为小儿多动症,这让家长很困惑:孩子一点儿都不顽皮,怎么会是多动症呢。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推荐度:
导读敏敏今年上二年级,平时在家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老师却经常反映孩子听课容易走神,做事有始无终,作业拖拉,同龄孩子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要两小时。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咨询。经过一系列的病史问询、检查评估等,医生诊断孩子为小儿多动症,这让家长很困惑:孩子一点儿都不顽皮,怎么会是多动症呢。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敏敏今年上二年级,平时在家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老师却经常反映孩子听课容易走神,做事有始无终,作业拖拉,同龄孩子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要两小时。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咨询。经过一系列的病史问询、检查评估等,医生诊断孩子为小儿多动症,这让家长很困惑:孩子一点儿都不顽皮,怎么会是多动症呢?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多动症分为三个类型,即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表现为易分心、懒散、困倦、动力不足,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有较多的学习问题,而品行问题较少,敏敏就属于此种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常见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活动过度为主要表现,如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忍耐力差,办事易冲动,不顾后果等。而混合型既有多动又有注意缺陷,为最常见的多动症。

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的儿童因其外显的多动症状,易于被发现。但是多动的儿童不一定都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和顽皮好动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会区分场合,能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儿童却无此能力,多动症儿童的“多动”是不分场合的。如果偶尔表现出多动行为或经常表现出某一种多动行为,并不意味着就是多动症,多动症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才能下结论。在没有经过明确诊断时,千万不能乱用多动症的标签。

同时,不多动的儿童也不一定不是多动症。比如注意缺陷为主型,常见于女孩,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明显,但往往有更多的认知损害,阅读水平低,社会功能可能会有更多的损害。另外,由于女孩多动及外化性问题不如男孩明显,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应引起关注。

文档

小儿多动症不只是“多动”

敏敏今年上二年级,平时在家是个文静、听话的孩子,可老师却经常反映孩子听课容易走神,做事有始无终,作业拖拉,同龄孩子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要两小时。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咨询。经过一系列的病史问询、检查评估等,医生诊断孩子为小儿多动症,这让家长很困惑:孩子一点儿都不顽皮,怎么会是多动症呢。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行为异常性疾病,临床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其中70%患儿的症状要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到成年期,并容易合并多种其他障碍,对患儿学习生活各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报告的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1.3%~13.4%,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原因可能是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