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肝病会传染吗
肝病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囊肿、肝癌等。病毒性肝炎中又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乙肝患者了,乙肝是否传染也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研究表明,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但乙肝患者的症状表现却不明显。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播途径很多,性传播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只有了解了传播途径,才能切断传染源,从而到达预防乙肝的目的。以下就是乙肝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了,可以帮助我们防患于未然。
1、乙肝病毒携带者胎源性传播
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在生育小孩时传染给小孩的这种途径我们称为胎源性传播,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胎源性传播也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怀孕期间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阻止。
2、乙肝病毒携带者医源性传播
如一些医院、美容院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用过的器具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器具,在下一个正常人使用时很容易感染上乙肝病毒,这已经医源性传染。因此日常生活中选择医院或者美容院时,一定要选择大型正规的。
3、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密切的人感染乙肝病毒的机率比较高,如共有刮胡刀,洗脸盆,碗筷等,乙肝病毒携带者把这些器具感染了,正常人使用很容易感染。但是并不需要太过惊恐,正常人在病毒抗体足够多的时候一般是不会感染的。
4、乙肝病毒携带者昆虫叮咬传播
这种传染方式主要见于热带、亚热带昆虫较多的地方,昆虫叮咬过乙肝病毒携带者后再叮咬正常人,很容易使正常人感染乙肝病毒。
正常人需要定期去检查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旦下降则需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
生活中没必要谈肝色变,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一定会传染,给乙肝病毒携带者足够的包容。
5、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6、乙肝病毒携带者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性接触传播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占的比率最大。因此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在性生活中一定要采用避孕套。
二、丙肝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1、药物滥用和注射***
假如您注射的针头被其他人使用过,上面附着有其他的人的血液。假如那个人刚好携带丙肝病毒,那么自己便很容易会被传染上丙肝病毒。注射***和药物滥用的人群的丙肝病毒感染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很多。而避免这种丙肝的传染途径的方法,便是不要共用针头或者针头。当然,最彻底杜绝这种丙肝的传染途径还是彻底戒除这些恶习。
2、输血
血液来源不清或者采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血,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那么就能成为丙肝的传染途径,使得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为丙肝病毒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而在1987年以上输过血液的人,都建议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查,因为在此之前,丙肝病毒并没有列入常规的检查之中。
3、长期肾透析
也是一种丙肝的传染途径。尿毒症的患者由于长期需要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假如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而残留了其他人的血液,那么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受感染丙肝病毒的。
4、医护人员
由于医护人员长期需要接触各种患者,所以感染丙肝病毒危险性也大大增加。特别是护士,偶然会有不小心被针头刺破感染丙肝病毒的事情发生。
5、母婴丙肝的传染途径
假如怀孕的母亲携带丙肝病毒,那么在分娩的过程中,婴儿接触了母亲的血液,也会感染丙肝病毒。
6、不洁***丙肝的传染途径
假如对象是丙肝病毒携带者或丙肝病毒患者,在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事情下,便会很容易丙肝病毒感染。
7、共用某些私人物品也能成为丙肝的传染途径
假如您的亲人或者爱人很不幸是丙肝病毒的携带者或者丙肝病毒患者,那么应该避免共用牙刷或者剃刀等。因为这些私人物品上面往往会粘附血液让你感染丙肝病毒。
三、5款肝病食疗汤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在我国常见。这些肝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配合食疗则效果更佳。根据临床经验,收集并整理了肝病食疗汤5款,供需要者参考。
1、紫菜磨菇瘦肉汤
紫菜50克,磨菇60克,猪瘦肉150克,大茴香、生淀粉、食盐、味精各适量。猪瘦肉洗净,切成簿片,加入大茴香、生淀粉备用;紫菜洗净浸泡,除去杂质;磨菇洗净切丝。把紫菜、磨菇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熟后,放入猪瘦肉片炒至熟,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可佐餐食用,每天1~2次,每次150~250毫升。有清热疏肝、养阴除烦之功效;适用于春季脂肪肝属肝热伤阴引起的心烦气躁、易激动、口干咽干、胸胁胀痛、头痛、目赤和失眠等。
2、黄瓜根肝糊汤
黄瓜根12克,猪肝150克,胡萝卜100克,洋葱50克,鸡骨汤150毫升,奶油适量,食盐、胡椒粉各少许。把胡萝卜、洋葱、黄瓜根洗净,胡萝卜、洋葱切成丁,黄瓜根切成段;猪肝用热水焯过,切成豆粒大小的丁状;锅内先放奶油,随即放入其他用料和鸡骨汤,用小火煮成糊状后,加食盐、胡椒粉调味即可。可佐餐食用,每天1~2次,每次150~200毫升。可强壮肝脏,主要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辅助治疗,对贫血、女性哺乳期乳汁不足也有一定疗效。
3、蹄筋灵芝汤
牛(或猪)蹄筋200克,灵芝25克,食盐5克,料酒15毫升,生葱5克,胡椒粉1克,肉汤250毫升。把灵芝洗净去蒂,用水浸透切成片,放入纱布袋中,扎口;葱系结,姜拍松,备用;蹄筋放入炖盅中,加水适量,上笼蒸4小时,待酥软后取出,用冷水浸漂两小时后剥去筋膜,切成长条;把灵芝、蹄筋、生姜、料酒放入锅内,加肉汤炖至蹄筋熟烂,去除药袋、姜、葱,加入食盐、胡椒粉即可。可佐餐食用,每天1~2次,每次150~250毫升。可养肝健脾、补心、美容、润肤;适用于春季慢性肝炎、肝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还有美容、护肤、嫩肤功效。
4、草鱼豆腐汤
草鱼500克,豆腐250克,青菜心6棵,葱段、植物油、胡椒粉、料酒、味精、食盐、生姜片、鲜汤各适量。把草鱼去鳞、鳃,洗净去骨,切成簿片;青菜心洗净;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葱段、生姜片、草鱼片,急炒几下,加入料酒、鲜汤、食盐、胡椒粉和豆腐,烧开后加入青菜心,略炒3分钟即可。可佐餐食用,吃鱼喝汤,每天1~2次,每次150~200毫升。可护肝除湿、健脾消肿;适用于春季肝脾失运、水湿内停所致肝脏胀痛、下肢浮肿、头身困重和浑身无力者,对眼睑浮肿也有效。
5、蚬肉茵陈汤
蚬肉120克,茵陈24克,香油、味精、食盐各适量。把茵陈、蚬肉浸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约500毫升,用小火慢慢煮至250毫升,然后加入香油、味精、食盐调味后即可。可佐餐食用,每天1~2次,每次100~150毫升。可清热、解表、利湿;适用于春季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对春季结膜炎也有良好的疗效。
四、保肝食疗方
1、脾虚气弱者选“芪苓粥”
脾虚气弱,多见于身体虚弱缺少锻炼者,有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气短出汗、午后下肢浮肿、舌淡苔白等症状。用等量的黄芪、云苓,磨粉过筛去渣备用。取60克大米熬粥,起锅前加入15克药粉,搅匀即服,每日2次。
2、肝阴亏损者选“沙麦膏”
肝阴亏损,多见于经常熬夜者,有形体瘦弱、睡觉出汗、胁肋隐痛、舌红少苔等症状。用北沙参、麦冬、酸枣仁等量,加水熬煎1小时以上,滤渣留汁,再熬浓缩,加冰糖熬成能流动之膏状,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3、肝胆湿热者选“鱼茵蛋”
肝胆湿热,多为长期饮酒及喜食肥甘者,有面色灰黄、体乏喜卧、尿液浑浊、舌有黄厚苔等症状。用鱼腥草30克、茵陈5克煎水去渣留汁,汁中放入去壳鸭蛋1个,煮熟即可吃蛋喝汤,每日1次。
4、气郁食积者选“佛砂汤”
气郁食积,多见于好动气而影响肝脾功能者,有胸胁胀痛、胃中不适、大便不爽、舌有腻苔等症状。将佛手片、砂仁等量磨研成粉过筛,每次3克,下入用鲫鱼1至2条熬成的汤中,搅匀即可服用,每日1至2次。
5、对肝病患者有益的蔬菜蔬菜
是人们生活中常用、富含营养物质,对乙肝病有裨益的,可常食用之。蔬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果酸、无机盐等,这些物质是乙肝病人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空心菜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及无机
盐。动物实验表明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乙肝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
包菜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蘑菇种类较多,现多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为蕈类。性平、味甘,含多糖类、维生素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等。实验证明其多糖有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乙肝病人宜常食用之。
木耳有黑色与白色不同,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胡萝卜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乙肝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作用。
西红柿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冬瓜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质,维生素、腺嘌呤、烟酸,瓜皮可利水消肿;瓜子可消痈肿,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热止渴并可解鱼蟹毒。
黄瓜性寒、味甘,含戊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其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合脂肪肝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