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入冬要保暖 7妙招教你温暖过冬
第二章:当心 寒冷冬季保暖也会保出毛病
第三章:冬天保暖小常识
编者按: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很多城市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温。怕冷的人恨不得立刻冬眠才好,期待来年春天的阳光再将自己唤醒。可是冬眠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更暖和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家居生活有什么保暖妙招呢?冬季保暖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小常识呢?
入冬要保暖 7妙招教你温暖过冬
如今气温一天天下降,在外奔波的你是否希望一下班就投入自己温暖小家的怀抱,那你就得来学学冬季家居保暖知识啦!小编为你介绍七个家居保暖小妙招,让你为自己的小窝取暖,更为冬天的暖和休息做好万全准备!
1、地面泼水调室温
冬天的气候偏于干燥,常向室内泼些清水,既保持一定的空气温度,又可使室内温度升高1到2℃。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居室顶部的气温比居室地面的温度高许多,而泼些清水可促使房间顶部的热空气向地面流动,所以室内温度略有上升,感到房间的空气既温暖又清新。
2、住在正方形的房间里
由于地面呈正方形的房间保暖效果最好,适合作卧室使用,所以若有两间屋子可供居住,而一间呈长方形,一间呈正方形,那么,最好在正方形的房间里。
3、保暖通风巧结合
居室的门窗玻璃和门窗边缘的缝隙是室内热量损耗最大的地方,因此,冬季里不开启的门窗宜用布条封好,夜间在玻璃上挂上布帘保暖。保暖措施严密,不等于说把整个房间全部封闭起来,要处理好保暖与通风的关系。如遇到天气晴朗,有阳光,最好打开阳光能直射进来的门窗。这样,既可更换室内空气,又能借助太阳的能量使室温增加2到3℃。然后,再将门窗关严,保暖效果将更佳。
4、妙用暖色暖人心
在冬季巧妙地运用暖色装饰房间,如用粉色做窗帘,将淡蓝色的地毯换成红色的,把日光灯撤去换上白炽灯泡,将墙上的雪景照片换为满园春色的装饰画,摆放一些以暖色为主的花卉等,可让人一进屋,便感到迎面而来的是一股热烈、欢快的暖潮,身心皆暖。
5、给玻璃窗帘穿衣服
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大,有许多热量透过玻璃传到室外而白白浪费。如果在封上窗户缝的同时,将透明的塑料薄膜钉在室外的窗框上,那么因增加新的空气隔热层,既不致室内昏暗,又可使室温提高3-5℃。
6、利用反射来保温
通过反射热气的方法,为室内增温。采用金属表面的铝扣板,也可以采用厨房使用的灶台金属膜或者烤制食品用的金属膜,安装在暖气片与墙壁之间的墙面上,这样就起到保温和反射散热的效果,还不影响美观。
7、巧用保鲜膜留热量
冬季室内的热量40%与窗户玻璃热量散失有关,特别是一些有落地窗的家庭,冬季感觉室内温度比较低,可以采用粘贴玻璃保温膜和涂刷玻璃保温涂料的方法留住热量。
当心 寒冷冬季保暖也会保出毛病
在寒冷冬季,为了保暖,你想出了各种办法。可是,很多方法只能带来一时的温暖,却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你注意到了吗?
蒙头睡觉
闵敏从小就喜欢蒙头睡觉,小时候父母经常上夜班,一个人在家里害怕,每次睡觉她都蒙头,慢慢地就习惯了。而且觉得在冬天蒙头睡觉还可以保暖,一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最近她看到报纸上有一篇健康报道说,蒙头睡觉对身体不利,她却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这个习惯。
健康隐患:缺氧、新陈代谢不良
蒙头睡觉对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一则被子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在睡觉时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子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如果蒙头大睡,则会因被子里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蒙头睡觉绝非好习惯。这样长期下去,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较长久的影响,缓慢地侵蚀着机体的健康,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疲劳难以恢复。
其实改掉这种习惯也不难,如果是因为恐惧,首先应该消除心理负担,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养成开朗的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保暖,或是怕改变习惯后睡不着觉,那也不难办,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或再饮一杯热牛奶,这都有助于入睡。
闭窗取暖
臻妮很怕冷,每到冬天,她经常会紧闭门窗,足不出户,窝在家看看电视。有一次,她在家里关上房门上网,开始觉得还好,可过了几个小时后,她就觉得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她赶忙开窗透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健康隐患:空气质量太差、胸闷缺氧
因为冬天室外寒冷,很多人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不愿意开窗通风换气,从而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大量积聚,多种病毒、病菌及真菌附着于尘埃和液体颗粒上,飘浮在室内密闭空气中。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流感、感冒和支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古人总结出的经验,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中工作或休息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天冷了,别忘了给室内空气消消毒。
可以经常开窗。开窗不但可以交换室内外的空气,还能让阳光中的紫外线进入室内,对致病微生物进行一次杀灭。开窗时间最好在晨起后和晚睡前,各通风半小时。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消毒。室内安装低臭氧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或用食醋等消毒剂对室内实施熏蒸,均可有效清洁室内空气。使用室内空气净化保湿也是一种方法。冬季尤其在北方室内空气湿度普遍偏小,适量增加室内湿度,除了可以使用加湿器外,还可在地面洒水或将湿毛巾放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蒸发,少量植物盆花也可达到增湿的目的。
锻炼取暖
由于天气转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但妮娜觉得,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可是,有一天早上雾气很大,她还是坚持晨跑,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跑步时不小心崴伤了脚。
健康隐患:肌肉拉伤、呼吸系统疾病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下雾的时候本来气压就很低,会让人觉得喘不过来气,而且很多污染粒子都在比平时低的地方悬浮着,这时候跑步吸进去了,对身体也不利。所以建议不要在雾天运动。另外,如果要通过健身保暖,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衣物质地要轻柔宽松,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换去有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散失。
2. 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身体发热较多,总想凉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而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
3.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时特别容易感到脚冷。若头、背、脚受凉,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身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穿轻便却不保暖的健身鞋。
TIPS:其他冬季保暖误区
误区一:冬季多吃牛羊肉
世间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天做好驱寒保暖促健康,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耗损阳气的冬天,万物消长,最适合藏养生命活力,最为重要的就是饮食。为了保暖,很多人在冬天吃牛羊肉比较多。但牛羊肉本身偏温,且代谢时消耗水分比较多,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所以吃牛羊肉时要注意量不要过多,而且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误区二:衣服穿紧些暖和
冬日,为了抵御寒冷侵袭,长筒靴、紧身高领毛衣、厚衣服都成了不少人过冬衣服的首选。但是这些衣物紧紧地“捆”在身上或过厚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领口过紧会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使输送到脑部和眼部的营养物质减少,进而影响视力,也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导致部分组织血液循环不良,严重的还会出现颈椎病。为了更好地抗寒,冬天最好选择舒适贴身的保暖内衣。
误区三:尽量多地晒太阳
冬天里的人们特别喜爱日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增强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人体发育。因为在冬季晒太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就会使人长时间处于阳光下曝晒,而不愿意离开。如长时间曝晒也会损害皮肤健康,还会产生皮肤过敏甚至导致皮肤癌。所以,在冬季也需要做好防晒的准备,且不要晒太阳过度。
冬天保暖小常识
冬日的寒流常常让人缩手缩脚、瑟瑟发抖,很多人就想方设法取暖——蜷着身子,被子蒙头呼呼大睡;室内开空调,门窗却紧闭;为了抵御寒冷,里面穿着保暖内衣、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那么冬季保暖究竟要保暖身体的哪个部位呢?看看下面的冬季保暖小常识吧。
一、冬季保暖小常识:头、胸腹、脚是重点
1、头部保暖
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2、胸腹保暖
老话常说在冬天里戴个围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还可以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3、脚保暖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有冻伤史者更应早穿。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4、背要保暖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二、冬季也要防晒
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要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了。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诱发许多疾病。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久晒。
皮肤科专家提醒,冬天也应当采取防晒保护,因为冬天的紫外线同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三、冬季也要运动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场所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但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选择那些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量过强的运动项目。
四、冬季保暖要吃含铁、钙的食物
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五、保暖小贴士
1、常喝白开水 养生之道
冬天气候乾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2、用大枣生姜煎茶
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4、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
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於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5、夜卧桑菊枕
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结语:冬季保暖很重要,但居室通风一样重要,早晨起床后不妨开窗15分钟,让清晨清新的空气进驻你的房间,让你每天都能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天气干燥平时也要多注意喝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