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都可以产生抗药性。那么,服用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产生耐药怎么办呢?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细菌对四环素耐药主要由于所带的耐药质粒可诱导产生三种新的蛋白,阻塞了细胞壁水孔,使药物无法进入;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除前述产生钝化酶外,也可由于细胞壁水孔改变,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中,5-氨基水杨酸缓释剂所含的5-氨基水杨酸是柳氮磺胺吡啶的有效成份。5-氨基水杨酸进入上消化道后被很快吸收,不能以有效浓度到达远端回肠和结肠。本药的缓释剂型能构保护5-氨基水杨酸,避免在上消化道的吸收,确保5-氨基水杨酸足量到达远端病变肠管。通过缓慢、持续释放5-氨基水杨酸,达到抗炎作用。
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口服很少被吸收,血清浓度很低。口服1g(约15mg·kg)在1~2h后血清达峰值约为2~4mg·L,分市容积较低,约为(6.2± 1.5)L,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5%),分布半衰期为 9min。本品不进入红细胞中。血浆消除半衰期约 1h。本品及其代谢物主要通过尿和粪便排出体外。
由于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服用后在体内的停留的时间只是很有限的,一般来说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