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吃荔枝致死的原因
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就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如果情况严重还会有生命危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荔枝病。
这种荔枝病通常多见于儿童,微博上也有相关文章表示,患有荔枝病的71个小孩中有10个孩子因为发病早期未能及时补充浓糖,或反复抽搐10小时以上后未能及时就诊,虽经积极抢救也终未能挽回生命。
为什么荔枝病多发与小孩子呢?这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肝糖原储备不足,大量进食荔枝后,又不吃其他食物,就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另外低血糖患者本身血糖较低,再大量食用荔枝,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症。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不宜多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空腹吃荔枝为什么会低血糖
众所周知,荔枝是一种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一般来说大量食用荔枝可以补充很多糖分,怎么会造成低血糖呢?
所谓的“荔枝病”就是荔枝中果糖惹的祸,荔枝中的甜味是由大量果糖提供的,而果糖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如果短时间内进食大量荔枝,大量果糖就聚集在血管里面,从而出现转化酶“供不应求”的状态,不能及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与此同时,果糖还会刺激人体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
再加上大量进食荔枝,很容易有饱腹感,从而减少了其他食物的摄入量,进一步减少葡萄糖供给,从而引发低血糖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脑病,出现恶心、汗出、乏力,继而引起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如何预防荔枝病
首先,不要在空腹、久饿的时候吃荔枝;其次,不要暴饮暴食,一次吃太多荔枝!
一般来说,连续一星期,每天吃2公斤荔枝的人才有可能得“荔枝病”,而且发病者多为儿童。因此,只要市民食用荔枝尽量不贪食,应该不会有大碍。
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但是,过量食用荔枝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眼花、恶心乏力、冷汗等情况。加之荔枝性温热,多吃还会口舌生疮、口臭口干、甚至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