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有什么营养和药用价值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史载:许胤宗初任新职时,太后患中风病,口噤不能讲话,脉象沉得几乎摸不到。许胤宗精于医道,认为太后所病为阳气虚,气血不能流通,由于已不能进汤药,就用黄芪、防风煎出热汤,置于太后床下,以药之蒸汽熏口鼻、皮肤。一昼夜许,太后逐渐苏醒,能够言语,后来渐渐痊愈。因此,黄芪历来被医家奉为补气之长。现有黄芪多为栽培品。主产于山西、内蒙古。尤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
生品味甘,性微温。
补益功效
补气升阳。治疗倦怠无力、食少、大便稀溏、久泻久痢、脱肛、内脏下垂等症。还可用于口眼歪斜、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补肺固表。治疗肺虚咳喘气短以及表虚自汗(日间稍稍活动就汗出不止),气虚外感(平素气虚,易于感冒)等。
托疮生肌。治疗疮疡后期,正虚不能托毒外达,疮口难敛者。
利水消肿。治疗气虚而导致的水肿,患者可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以及肢体按之凹陷不起,同时伴小便不利。
现代视角
化学成分:含有黄芪多糖、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生物碱、葡萄糖醛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黄芪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可增强机体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性腺功能、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压,还具有强心、抗溃疡、抗病毒性心肌炎、利尿、抗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