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和原理 产物是什么
植物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具备“出汗”的本领呢。培育一株小小的植物需要浇灌比它的体积多出很多的水,但这些水其实只有一小部分被植物吸收了,大部分就像汗液一样被蒸发掉,这个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由根毛进入根、茎、叶内的导管,通过它们输送到叶肉细胞中。这些水除了一小部分参与了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以外,大部分都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变成了水蒸气,这就是蒸腾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蒸腾的方式
蒸腾的途径通常分为三种:皮孔蒸腾、角质层蒸腾和气孔蒸腾。
植物进行皮孔蒸腾和角质蒸腾的水分量非常小。皮孔蒸腾约占树冠蒸腾总量的0.1%。角质层蒸腾约占蒸腾总量的5%-10%,长期生长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其角质层蒸腾量更低。
气孔蒸腾就是通过气孔的蒸腾,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最主要的方式。气孔是植物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门户。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都要共用气孔这个通道,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
蒸腾作用的意义
对环境而言,蒸腾作用能使空气保持湿润,降低气温,让当地的雨水沛,形成良性循环,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对植物水分运输而言,对于那些高大的植物来说,蒸腾作用无疑是它们顶端部分“喝水”的最佳方式。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的较高部分就无法获得水分。
对降温而言,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当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如果叶子温度过高,叶片就会被灼伤。而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使叶子即使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会受到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