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竹的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养家里吗
学名:Rhapis excels
别名:棕榈竹、大叶拐仔棕
科属:棕榈科,棕竹属
花果期:花期:4月~5月,果期:11月~12月
适宜摆放的位置:大厅、书房
饲养难易度:一般
花卉特征/棕竹因其茎纤细直立,叶痕如节状,叶掌状深裂如棕,似棕非棕,故名棕竹。盆栽株高一般为50~100cm。茎圆柱形,上部具褐色网状粗纤维质叶鞘。
水分、湿度/盆土以湿润为宜,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生长季节应多浇水,保持空气和土壤湿润。秋冬季节则适当减少浇水。
温度/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霜冻,生长适温为20~30℃。
光照/棕竹喜弱光,盛夏应放通风遮阴处养护,避免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而低矮,一般夏季遮阴度掌握在50%左右。
土壤/适宜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中生长。
肥料/棕竹喜肥,在5~9月的旺盛生长期需经常进行施肥,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但其不耐浓肥、重肥,因此,施肥浓度要淡,要薄肥勤施。每月追施10%腐熟饼肥液或尿素1~2次,还可用0.2%尿素进行叶面施肥。冬季休眠期则不需施肥。
换盆/一般隔2~3年换1次盆。8年生以上的棕竹,株丛过大,可将高出的老茎剪去,改善通风条件或另行分株另行种植,也可换上大盆,做大丛栽植。
修剪/及时去除基部的枯叶。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叶枯病和叶斑病,可多次喷洒波尔多液防治。常见虫害有蚧壳虫,若少量发生,可及时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乐果溶液喷雾防治,同时注意通风透气,及时修剪枯枝败叶。
繁殖方法/棕竹可用分株或播种繁殖。分株多于春季结合松土进行或挖取蘖生苗,将大丛分割为数小丛,每丛保留3~4苗,当年即可供观赏。播种于4~5月进行。将果实堆沤数日后,置水中搓擦,洗去杂质。种子有短期休眠,发芽不整齐。可先用35℃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播于湿沙床内催芽,约径30天出苗,发芽率约为60%。苗期需严格遮阴,翌年春或第三年春,上盆或移至苗圃培育。
健康功效/有效吸收空气中的苯。
常见问题解答/棕竹株丛过大时应怎样处理?
家庭盆栽的棕竹超过6年以上,株丛就显得的过大,影响观赏。可将高出的老茎剪去,或进行分株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