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写作“酢”,别名醯,又有苦酒之称。刘熙《释名》云:“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代丹家更称之为“华池左味”。
醋是酸性调味品,烹调菜肴却可增加鲜、甜及香气。试看其中的奥妙:酸味是经一系列发酵分解后产生大量醋酸所致,此外,醋中尚有乳酸、琥珀酸、枸橼酸、葡萄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故又使醋酸得浓醇香美。香味是由酒精与有机酸结合为芳香酯类而生成,醋酸菌氧化甘油产生二酮和少量游离糖,这是其淡薄甜味的来源。曲霉分泌蛋白酶,使原料中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这是鲜味的基础,此外尚有微量盐分,这也是使醋味香美的因素之一。
食醋的成分及风味,决定了它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防腐杀菌等效用。实践证明,食醋不仅能防止食品中菌的繁殖,而且对病原菌也有杀灭能力。例如:将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放于食醋中,10分钟后即可被杀死;副溶血性弧菌在食醋内15分钟即毙命。如此看来,人们生拌凉菜总要放点醋,这在增进食欲,提高风味和保持卫生等方面,正可起到一举数得的妙用。
醋用于医疗,由来已久。梁代陶弘景说:“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宋代寇宗奭指出:“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产妇房中,常以炭浇醋气为佳,酸益血也”。古人殊不知醋酸之气,尚有杀菌灭毒之效。李时珍进一步分析说:“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毒气,无非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淤解毒之功。”这与现代医学证明醋能防治动脉硬化的观点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