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藿香正气水不能喝什么药一起吃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藿香正气水”在夏季可防胃肠型感冒
名方小档案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藿香、紫苏叶。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以及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的胃肠型感冒。
邻居高先生因为呕吐和腹痛、腹泻前去医院就诊,被医生告之患上了胃肠型感冒。
胃肠感冒就是胃肠道不舒服的一种统称。除了常见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外,还可能伴有体温升高的表现。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或是饮食过敏的一系列反应。
很多人都有胃肠感冒的毛病。尤其是在夏季,饮食卫生没把好关,多吃了一些生冷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很容易“中招”,叫人防不胜防,我告诉高先生,其实这个病也是可以预防的,像他这样肠胃不好,又需要在外边用餐的人,可服用些“藿香正气水”。
一听到“藿香正气水”的名字,高先生来了精神,说道:“那个药我知道,味道极苦及怪,难以下咽。‘良药苦口利于病’就是这个道理吧,能防病治病就好。”
“藿香正气水”确实难以入口,但它的功效极好,又是一个传世名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经过近千年的临床验证,它最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夏天或是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喝上几支来防治胃肠感冒是最合适不过的。
最后,我还告诉高先生,如果实在无法忍受“藿香正气水”的味道,那就用其组方中的藿香、陈皮和紫苏来做成药膳。比如做粥等。
功效详解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脾经和胃经,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理气祛湿药。以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为主要功效。可以消除暑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胸脘痞闷,呕吐及泄泻等症。所以,世世代代的人们,都视它为解暑和防治中暑、夏季感冒的良药。中医还专门指出,藿香配伍陈皮可以增强燥湿理气、和中止呕的功效。因为陈皮也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用于治疗胸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
之所以还要加入紫苏,是因为它可以增强藿香发汗解表的功效,而且它也具有理气宽中的作用。对于头痛,胸腹胀满等症都很有效。
这三种药食与大米一同煮粥作为食疗,功效良好,食用又方便。为了方便自己的服用,还可以取一个大茶杯,把它们三味全部都放进去,添600~800毫升的沸水,加盖泡上5分钟左右,就可以把它当成茶水一样,慢慢饮用了。不过还要注意一下它们的用量,其中每人每天藿香和紫苏5~10克,陈皮 3~9克。另外,无论是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还是我们自制的“藿香正气粥”“藿香正气茶”都要遵从医嘱及一切说明禁忌,如果服用了3天,症状依旧,一定要及时就医。
家庭养生课堂:拔大肠俞穴
人体“大肠俞穴”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所以,防治胃肠型感冒,可以对其进行按摩或拔罐。它位于人体背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每天一次,用气罐来拔,左右两处穴位一穴一个,留罐15分钟。用于预防一周1~3次,治疗可每天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