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有什么药用价值和禁忌人群——杨贵妃的最爱
荔枝,别称“离支”“丹荔”,是我国四大名果之一,因其质嫩味美,倍受人们的青睐。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唐朝的杨贵妃就最爱吃鲜荔枝。当时的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就曾令人骑上快马,七天七夜以接力的方式,从千里之外的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供杨贵妃享用。此事有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证,并非戏言。
【营养及药用价值】
荔枝性温,味甘、酸;归心(经)、脾(经)、肝(经);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果胶、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以及钾、磷、镁、钙、钠、铁、锌、硒、铜、锰等物质。具有健脾养血、理气止痛、补虚益肾等功效,主要用于哮喘、胃痛、呃逆、五更泄、贫血、久病体虚、疝气、颈淋巴结核等病症。
1.寒性哮喘:一次性吃荔枝干120克,每日1~2次。
2.虚喘:荔枝树皮100克,水煎代茶饮。
3.肋间神经痛:荔枝核适量(烧炭存性、捣碎),每次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取汁服。
4.吃荔枝过多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荔枝壳适量,水煎服可解。
5.胃寒腹痛:荔枝肉60克,水煎取汁,加少许红糖(或白酒)饮服,每日1次,连服3~5日;荔枝核5克,木香4克,共为细末,温服。
6.呃逆:荔枝(连壳、核烧炭存性)7个,研末,1次用温开水(或淡醋)送服3克,每日2~4次。
7.脾虚久泄:荔枝干果7枚,大枣5枚,水煎服食,每日1~2次。
8.脾肾两虚五更泄(黎明前腹部轻微疼痛、腹泻)、大便稀溏:干荔枝肉50克,怀山药、莲子各10克(捣碎),大米100克,麻油、细盐、红糖各适量。水煮至三物软烂,加入大米再煮至熟,加红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9.痢疾:荔枝壳、石榴皮、橡子壳、甘草各等份,焙干研细,每取25克,水煎后取汁温服,每日1次。
10.贫血:荔枝干、大枣肉各7枚,煮熟,吃果肉饮汤汁,每日1次。
11.风湿性心脏病、心悸:鲜荔枝肉200克,猪心1个约300克(切去肥油、
洗净),党参30克,红枣5枚。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调味佐膳。
12.神经衰弱、不眠:同上。
13.久病体虚:鲜荔枝20克,生食,每日3~4次,连服1个月左右。
14.遗尿:每日吃荔枝干10个,常吃有效;荔枝干5个,霜桑叶6克,每天早晚水煎取汁服。
15.肾亏遗精:荔枝肉60克,山萸肉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吃果肉,饮汤汁。每日1剂,分2次服。
16.月经过多、产后出血或堕胎后出血不止:荔枝干7个(连壳带核打破),水煎取汁服;鲜荔枝30克(连壳捶破),棉花籽20粒(炒黑),研碎,水煎取汁服;荔枝根30克,酒煎取汁服,连服2~3天。
17.颈淋巴结核:荔枝干果5~7个,海藻、海带各15克,黄酒适量,水煎服食;局部溃烂者另用荔枝肉捣敷患处,每日1~2次。
18.疝气: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荔枝核2个,烧炭存性为末,黄酒调服;荔枝核30克,小茴香9克,水煎取汁服,每日分2次服;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共炒黑色,捣碎后水煎,每日早晚用黄酒送服10克。
19.疔疮肿毒:荔枝肉、白梅各3个,同捣烂,贴敷患处,每日1次。
20.外伤出血:荔枝核适量,晒干研末(浸男童尿后晒干更佳),外撒患处,每日1~2次,可防治感染、促进愈合。
21.烫伤、烧伤:荔枝核适量,烧炭存性,调茶、酒外敷。
22.皮肤癣疮:荔枝核适量,研末,调醋搽患处,每天2~3次。
23.湿疹:荔枝壳6~9克,煎汤服,每日1次;荔枝壳30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2次。
24.风火牙痛:鲜荔枝肉1个,加盐煅后研末,外搽牙痛处,每日2~3次。
【小食谱】
荔枝酒:荔枝肉50克,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沙苑子、淫羊藿、公丁香各15克,远志10克,沉香6克,白酒1000毫升。所有药材一起碾为粗末装入细纱布袋,与白酒一起倒入瓦坛密封3天。第4天开封,将瓦坛直接放在小火上煮30分钟,然后取下趁热再密封,置于阴凉处3周后即可饮用,每晚临睡前温服10~20毫升。健脾和胃、益肝养肾、补肾壮阳、延年益寿,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面色无华、头昏眼花、气虚少力、食欲不振、腰膝无力、便溏泄泻等症。
注意事项
1.本品性温热,凡热病、阴虚火旺以及妊娠、糖尿病、烦躁口渴、便秘、小便黄短者忌食。
2.多食伤脾,影响食欲,还可导致鼻出血、口腔疼痛、齿龈肿胀。故1周不得吃3次(以上)。
3.荔枝含糖量高,多吃损齿,所以,牙齿不好者也不宜吃。
4.一次食入过多会得“荔枝病”,轻者头晕、恶心、肢软无力,重者心慌、出冷汗、四肢厥冷。若出现这种情况,可用荔枝壳适量,煎汤饮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