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收涩止泄、缩泉固精的芡实的药用价值和禁忌人群
芡实,是一种生长于湖泊池塘浅水之中的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食物“水八仙”之一。由于茎上的花形似鸡冠,故又名“鸡头”“鸡头米”“鸡头果”“芡子”“鸿头”“雁头”。
我国的芡实有南芡、北芡之分: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北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芡实的种仁除了代替粮食食用之外,还可酿酒,嫩叶柄和花柄剥去外皮可当菜吃,根、茎、叶、果均可入药。
【营养及药用价值】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心(经)、脾(经)、肾(经);含大量淀粉、糖、不饱和脂肪酸,少量脂肪、蛋白质,此外,还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粗纤维以及钾、钠、磷、钙、镁、铁等物质。具有补益气血、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延缓衰老等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肾虚遗尿、滑精、带下、糖尿病等。其对脾肾方面的作用很多都与山药、莲子类似,但收涩作用却更胜一筹。
作为药用,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1.气虚、血虚:芡实在我国自古就是能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的食品,被誉为“水中人参”。可以用芡实、牛肉各适量,煨汤服食;芡实60克,花生30克,红枣10克,红糖适量,煮汤饮服。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到老年仍然面色红润、身体健壮、行动矫健、才思敏捷,主要就是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煮食芡实。
2.消化不良、容易出汗、腹泻:经常吃芡实粥,或煮芡实红糖水喝,效果不错。
3.慢性肠炎、五更泄、久痢:芡实、莲子各500克,炒黄,研为细末,加藕粉250克,拌匀,每取30克,加适量白糖调匀,煮成糊状,每日3次,连服10天;芡实、莲子、怀山药、白扁豆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30~60克,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
4.小便过多、遗尿或尿失禁:芡实(炒黄)、米酒各30克,水煎,每晚睡前服食;芡实15克,金樱子12克,菟丝子、车前子各10克,水煎取汁服。
5.遗精、滑精:芡实50克(炒至发黄、研成粉),牡蛎30克,煎汤送服芡实粉。每日早晚各1次。
6.白带:芡实30克(炒黄),海螵蛸12克,白果6克,水煎取汁服。每日1次。
7.胞衣不下:芡实、荷叶各15克,水煎取汁服。
8.糖尿病:芡实200克,活鸭1只(宰杀、洗净),将芡实纳入鸭腹中,文火炖至鸭烂,加食盐调味食之。常服。
9.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经常用芡实与瘦肉炖食。
注意事项
芡实多食易致气滞,无论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时有腹胀、消化不良、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