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榧有什么药用价值和禁忌人群——干果中的“敌百虫”
榧子,又称“香榧”“玉榧”“榧实”“木榧子”“赤果”“玉山果”“野极子”等,是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果实外有坚硬的果壳,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炒香常食,很能诱人食欲。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高级芳香油的原料。
【营养及药用价值】
榧子性平、偏温,味甘、微涩,入肺(经)、脾(经)、胃(经)、大肠(经);榧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甚至超过了花生和芝麻,此外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E、挥发油。有杀虫、消积的医疗作用,主要对肠道寄生虫(如蛔虫、蛲虫)、钩虫病、丝虫病、绦虫病、寸白虫、鞭虫等都有一定的杀灭和驱除功效,为食物中药的广谱驱虫药。同时,对上述寄生虫病导致的虫积腹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等也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1.肠道寄生虫(蛔虫、蛲虫等):榧子、使君子仁、大蒜瓣各一两,均捣碎,水煎取汁服,每日饭前空腹服3次。
2.蛲虫病:每日吃炒熟的榧子(儿童吃30~50个,成人吃50~100个),嚼烂吞服;榧子30~40个,萹蓄50克,水煎取汁服,每日2次。
3.钩虫病:每日吃炒榧子100~150克,直至确保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如配合百部、大蒜、使君子煎服,疗效更佳;榧子、槟榔、百部、红藤、苦楝皮各20克,大蒜9克(捣烂、取汁),雄黄3克,共研末,用麻油为丸(古方榧子杀虫丸),每服15克,每日3次,连服2~3日。
4.丝虫病(微丝蚴):榧子肉5两(研末),血余烧灰(头发灰)1两,混合、调蜜,搓成150丸。每次服2丸,每日3次。
5.寸白虫:每日吃炒香榧子7粒,连服7天;炒榧子100粒,至少50粒以上,宿虫自下。
6.衰老:榧子中的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常食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
7.肾虚脱发:榧子3个,胡桃2个,侧柏叶30克,共捣烂,在雪水中浸泡2日后用梳子蘸雪水梳头,能使头发光泽,且不脱落。
8.眼睛干涩、夜盲症:榧子含较生素A,对眼睛干涩、容易流泪、夜盲症等有防治和缓解的作用。
9.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榧仁内含4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和预防淋巴肉瘤有益。
注意事项
1.饭前不宜多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餐。
2.咳嗽、咽痛、痰黄、大便稀溏、腹泻者不宜。
3.榧子不宜与绿豆同食,容易引起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