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粥,给身体补充正能量很快
立秋时必须得补一补,冬天才好过,不容易怕冷,也不容易生病。体虚瘦弱的人,可以吃十全大补酒糟鸡。其他的人呢,也最好吃些补气的食物来帮帮辛苦一夏的身体。
立秋之日还在三伏天之中,以前推荐大家在三伏天补气用的黄芪粥,这时一定要喝。
黄芪,有点偏温性,有时会让人上火。但惟独在三伏天和立秋后的长夏,大多数人都可以用,这是惟一一个可以放心用黄芪的好时候。在其他的季节,您还真的要斟酌一下自己的体质,气虚的人用比较合适,而阴虚有内热的人就要谨慎。
立秋时候用黄芪,配上大米煮粥是最好的。大米也是补气的,可以增强黄芪的补益作用,效果比直接喝黄芪水要好。黄芪煮粥味道也不错,有淡淡的甘味和豆浆的香味,全家人都能喝。黄芪粥虽然带甜味,对糖尿病人却很适宜,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补气黄芪粥做法一
原料:2人份5天用量:黄芪 300克,大米 500克
做法:
1.将黄芪,加10到15杯(普通的马克杯一杯水约300毫升)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3.重复第二步的过程。
4.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过的药汁混合,放入冰箱保存。
5.每天早上取五分之一的黄芪水,加入100克大米,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即成。
补气黄芪粥做法二(懒人做法)
原料:2人份1天用量:黄芪(柳叶片) 60克,大米 100克
做法:
1.黄芪柳叶片用清水浸泡一晚。
2.加100克大米一起煮成稀粥。
3.食用时将黄芪药渣捞出不要。
功效
1.扩张血管,降血压,防治中风和高血压。
2.固表止汗,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3.促使皮肤疮疡中的脓毒排出。
4.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
5.健脾益气,适合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体虚人进补,以及大病初愈的调养。
6.调理气虚型肥胖(一动就爱出汗,上楼气喘吁吁,腹部虽然胖但一按能按下去,肉是松软的)。
温馨提示
感冒咳嗽痰多不可喝黄芪粥,否则易将病邪封在体内不能宣泄出去。凡是外感病邪,有急性症状时都不宜补,而是应该吃发散的食物,比如风寒感冒时喝姜汤将表邪发散掉。
黄芪晒干后会切成不同形状,整根的黄芪必须三煎三煮,现在药店出售的多为柳叶片,即斜着切成的薄片,这样直接煮在粥里很方便。
怎样挑选好的黄芪
1.闻:优质新鲜的黄芪,有一股浓郁的豆香味。陈旧的黄芪闻不到什么味道。
2.尝:黄芪是可以生嚼着吃的。取一片放嘴里尝一尝,好的黄芪味道甘甜。如果有酸味、怪味,是熏过硫磺的。
3.看:黄芪是植物的根部,表皮偏褐色,里边发黄。外圈发黑的有可能发霉了。切片的黄芪,不是越大越好。有一种特别宽的黄芪片,薄薄的,外形很好看,价格也贵,是普通黄芪用机器压扁拼接而成的。因为薄,所以用来泡茶喝比较容易出味。如果在家炖煮,就没有必要买这种了。
4.产地:直接从产地购买(比如通过网络购买)更有机会买到优质新鲜的黄芪。黄芪的产地主要在西北和东北。我个人比较偏好产于甘肃的黄芪。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左右交处暑节气。处暑,意味着暑气到此而止。此时晚上出门散步凉风习习,拂在身上非常惬意,堪称 “新凉值万金”。
此时虽天气渐渐干爽,秋意已有,但夏季的湿气还未全消,还需用饮食彻底送走盘踞在人体下焦顽固的湿气,所以我们不仅要补脾气,还要补足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