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藿香正气散及五个加减正气散看湿邪辨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31 16:28:41
文档

从藿香正气散及五个加减正气散看湿邪辨治

传统的藿香正气散包括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它是临床上的常用方剂,其方的主要治疗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这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
推荐度:
导读传统的藿香正气散包括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它是临床上的常用方剂,其方的主要治疗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这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


传统的藿香正气散包括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它是临床上的常用方剂,其方的主要治疗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这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

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

以方测证来看,方中藿香、紫苏、白芷,能够辛温发汗解表;陈皮、半夏苦温祛湿,自术、茯苓等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厚朴、大腹皮则是苦温行气祛湿,桔梗、甘草有利咽的作用。从整个方剂来说,用药偏温,能够紧扣湿邪祛除的功效,比如藿香、紫苏、白芷能够芳香化湿,陈皮、半夏苦温祛湿,或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或厚朴、大腹皮行气祛湿,可见藿香正气散主要治疗表里合病,外感风寒,寒湿内蕴,气机郁阻。

从伤寒六经体系来看,当属于太阳太阴合病,符合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因为本方外散风寒,内化寒湿,恢复正气,使气机得正,所以名字叫做正气散。临床运用藿香正气散时,应抓住外感风寒、寒湿内阻的病机特点,不要仅仅局限于署季外感(阴暑)。因其用药偏沮,若有内热,或有风热,原方并不适宜,均需要加减。

而此时的藿香、紫苏叶、白芷,辛温芳香醒脾运脾,并不发汗解表,体现的是风药在湿证中的治疗作用,因风能胜湿。

藿香正气散原方主治外感风寒、寒湿内阻,但加减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中亦多有运用,吴鞠通在《沮病条辨》中对其详细论述,发挥而成五个加减正气散,构建了内伤湿邪的临床治法体系,值得人们仔细研究,用心体会。

藿香正气散有多种功效,临床运用广泛,患者在中医的指导下正确地服药,便可以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文档

从藿香正气散及五个加减正气散看湿邪辨治

传统的藿香正气散包括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它是临床上的常用方剂,其方的主要治疗外感风寒、寒湿内阻。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五个加减方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这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气机,重视运脾,其中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消导药物应用也是临床特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