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30 07:46:42
文档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那么,这种有没有道理呢?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介绍:“虽然许多中药都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rdquo。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推荐度:
导读“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那么,这种有没有道理呢?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介绍:“虽然许多中药都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rdquo。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那么,这种有没有道理呢?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介绍:“虽然许多中药都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中医有句古语,叫做“阳病热服,阴病凉服”。因此,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一般,患有“阳病”的患者多表现出热证,会表现为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阴病”多表现为寒症证,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最后,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就是,一般情况下,叫做“汤”(如“桂枝汤”等)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如达原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张亚同对此表示:“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由温度的区别的,不过,为谨慎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具体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现偏差。”

文档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

“药熬好了,赶快趁热喝吧。”这是许多人喝中药的经验,那么,这种有没有道理呢?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介绍:“虽然许多中药都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rdquo。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