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痛泻要方的组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30 08:01:50
文档

痛泻要方的组成

【方剂名】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组成】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推荐度:
导读【方剂名】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组成】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方剂名】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

【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方解】本方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脾气素虚,复因情绪的变化,脾受肝制,致升降运化失常,致使清浊不分,而致痛泻。其特点为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暂减,反复发作。治宜补脾疏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健脾以御木乘,燥湿以止泄泻,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臣药,君臣相配,可“土中泻木”。脾虚易生湿,故用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少量防风,一则辛散调肝,使肝气条达不再乘脾;二则舒脾升清,胜湿止泻;又为脾经引经之药,兼为佐使。四药合用,能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和,痛泻自止。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象弦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3.使用注意阳明湿热和热毒的腹痛腹泻者,忌用本方。

【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知识拓展】本方疏肝为何不用柴胡,而用防风?因防风辛香升浮,入肝脾二经,一则香能入脾,舒脾升清,既升阳止泻,又助白术胜湿止泻;二则辛散入肝,能行气调肝,以复肝之疏泄,且散肝而无耗阴之弊。而柴胡虽善疏肝解郁,但只入肝胆经,而不归脾经,无胜湿止泻之功,故不用柴胡。方中白术、白芍药、陈皮三药为何要用土炒?白芍借土气入脾,以增养血和脾止泻作用;白术借土气助脾,使补脾止泻力强;陈皮土炒能增温中理气燥湿作用,因脾性喜燥恶湿,三药炒香尤能燥湿醒脾。

文档

痛泻要方的组成

【方剂名】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组成】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