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暑益气汤的功能主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30 08:02:30
文档

清暑益气汤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清暑益气汤,出自《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知母(6g) ,甘草(3g),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注用量)。【用法】水煎服。【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推荐度:
导读【方剂名】清暑益气汤,出自《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知母(6g) ,甘草(3g),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注用量)。【用法】水煎服。【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剂名】清暑益气汤,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6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知母(6g) ,甘草(3g),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暑热伤人,易扰心神,伤津耗气,故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方中用甘寒之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竹叶清热除烦,共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方中清补并用,既清热解暑,又益气养阴,有标本兼治之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夏月感暑,气阴两伤常用方。临床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中暑、小儿夏季热等属暑热气阴不足者。

【使用注意】本方滋腻养阴之品较多,对暑热夹湿者,不宜使用。

【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文档

清暑益气汤的功能主治

【方剂名】清暑益气汤,出自《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知母(6g) ,甘草(3g),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注用量)。【用法】水煎服。【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