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多会毁脸,你知道吗?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而且手机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世界各地都覆盖了手机的通讯塔,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是无形的。那么,你知道手机的害处吗?现在就算是小孩子又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手机,就连3岁的孩子都会玩手机的了,但是你知道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有哪些吗?相信知道的朋友也不会太多吧,因为手机对人的危害是无形的,所以大家也都忽略了这些。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
皮肤的问题
皮肤问题一
二十岁“大妈”的颈纹
长时间一直低头吧,连续一个月试试看,是不是脖子上皱纹陡然升起呢?原因很简单,谁让你老是把脖子“折”起来呢,除了下巴和脖子会惨遭“毁容”外,遭殃的更有眼角,不信?看看是不是鱼尾纹盛放吧。没办法,即使是智能7寸手机的屏幕也还是太小,逼得人不得不眯着眼睛看,而长时间的眯眼只会带来近视和皱纹。
建议
脖颈间的皮肤是大家日常护理时最容易忘记的地方,不管是给面部擦保湿乳液还是抗衰老护肤品时,确保将这个地方纳入其中。眼部皱纹MM们倒是很注意防护,在抹抗衰老护肤品同时,可以多多做些按摩,以舒缓眼部皮肤,减少皱纹的产生。当然护肤品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想美美哒?还是少看手机吧。
皮肤问题二
手机带来三十岁“青春痘”
其实,除了上边说的颈部有皱纹之外,手机的害处还不止这些,手机的不正当使用还会导致使用的人产生青春痘,无论使用者的年龄有多大。这主要是因为马桶很脏,但是远不及手机脏的程度,其实手机上面的细菌会更多。一定有朋友想问,手机上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细菌?这主要是因为手机是人们用手拿的,所以手中的汗液和化妆品等都会有污染,而且手机也会经过很多人的手,时间长了也会粘附在手机上面。
建议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清洁你的手机,比如可以用40%的医用酒精来经常擦拭,或者干脆只用耳机接电话啦。
皮肤问题三
手机外壳导致过敏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镀在手机外壳上的镍和铬对皮肤容易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所以向来皮肤敏感的你,万一生了皮疹,没准这个电话就是罪魁祸首哦。
建议
并不是每个人对这些矿物元素过敏,如果你对此过敏,不妨给手机买一个塑料外壳,如今的手机外壳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彰显用户的个性,还能够保护你的手机免于刮花。
皮肤问题四
眼袋浮肿
许多手机党是习惯半夜不关机的,以为不会影响到皮肤?殊不知,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人体自身的睡眠系统,让人无法进入最最帮助皮肤新陈代谢的深层次睡眠。
更别提那随时哔哔哔的微信推送,和扰人清梦的午夜短信了。这样的睡眠质量,皮肤能不浮肿吗?能没有眼袋吗?
建议
关键还是看个人,不要脸的就继续半夜也开机吧,要脸的,还是把它调成飞行模式或者直接关掉放远远好。假如你非得在睡前收信、上网不可,专家建议你调低手机的亮度,另外使用抗辐射保护贴也有帮助。
过敏性皮炎
产生原因
当你的皮疹爆发时,你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你手机外壳的化学成分(多为镍、铬)引起的过敏性接触皮炎的皮肤反应。
解决方案
并不是所有的手机品牌的成分都包含这些化学成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这些成分敏感。如果你的皮肤比较脆弱,请为你的手机包上外壳,贴上膜,来直接阻止你的面部与手机的接触而发生敏感反应。
对于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性,科学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根据英国媒体3月30日的报道,一名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10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1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
据英国媒体报道,这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顶级的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维尼·库拉纳负责的。在过去16年间获得医学界14个奖项的库拉纳教授是堪培拉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神经外科专业的副教授。
库拉纳发表过30多篇有关手机对人体有危害的论文,他对100多份关于手机影响的报告进行了研究。库拉纳的研究被称为“可靠的科学研究”,他的研究对象都是使用手机在10年至15年的人。
库拉纳在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指出,使用手机10年以上者患脑癌的危险增大一倍。今年年初,法国警告人们不要使用手机,尤其是儿童。德国也建议民众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同时欧洲环境署要求制造商减少手机的辐射。
脑肿瘤潜伏期10年
库拉纳承认手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但是他总结说
从大量的证据来看,使用手机与脑肿块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10年内得到证实。
库拉纳称,癌症发病至少需要十年,这使早期的研究都不可信,因为当时很少有使用10年以上的用户。库拉纳介绍说,手机的广泛使用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脑肿瘤的潜伏期大约为10年的时间。所以,在2008年至2012年,将可能发现使用手机这种科技和人的脑肿瘤的增加之间的关系。
“确诊恶性脑肿瘤等于宣布生命结束。”库拉纳断言,如果和厂商不能立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那么在未来10年内全球范围的脑肿瘤死亡人数将剧增。“届时再从医学上进行干预恐怕为时已晚”。目前,香烟每年夺走500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30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3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
手机电磁波辐射10分钟 西红柿分泌“紧张分子”
法国的研究人员在把西红柿置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中10分钟后,西红柿分泌了一种生物学家们十分熟悉的“紧张分子”,这种物质只有在植物腐烂的时候才会出现。
经过推理,科学家们认为,手机的使用很可能会诱发人类的脑瘤、听觉神经癌和不育症的发生。
反对意见
个人观点无普遍性
英国手机运营商协会否定了维尼·库拉纳教授的报告。他们认为这仅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普遍性,并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相悖。
七招减少手机危害
尽量减少手机通话时间;
手机尽量不要放在口袋、腰间和床头;
接通手机最初5秒,避免贴近耳朵;
使用耳机减少手机辐射;
青少年儿童少用手机;
手机信号弱时少听电话;
怀孕早期最好少用手机。
手机没电便冒冷汗,英国人逾半患上"无手机恐惧症"
据《文汇报》报道,英国邮政署调查访问2100名受访者,结果发现53%人声称当他们手机无电、电话卡余额不足、遗失手机或没有网络覆盖时,便心情紧张,作呕或冒冷汗,估计逾1300万人患上21世纪症状“无手机恐惧症”(Nomophobia)。
研究显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是人机不离的主要原因。53%受访者承认,他们会因为无法使用手机与人联系而担心,情况与结婚日前一天、准备迎接新工作岗位或去看牙医所面对的压力水平相若,逾半受访者更声称他们因此从不关上手机。(中国新闻网)
以色列科学家称手机在5分钟便足以触发癌症
手机的辐射会否致癌,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但在日前,以色列科学家声称,手提电话释放的辐射在短短5分钟便足以影响脑细胞的情况,有可能触发癌症,再度掀起使用手机是否安全的争议。
曾经小编看过一个新闻,以色列的一所大学的相关专业人士在做实验的时候将人身上的细胞核小白鼠身上的细胞同时接受875的辐射(主要是这个辐射量和电脑室差不多的)。经过试验后,科学家们惊讶的发现了关于信号的一种调节激素的细胞5MIN后就开始产生了。这种细胞对于人体是非常有害的,主要是可以让细胞可以加速。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的位置不对是不是就很容易引发癌症。所以,不正确的使用手机危害是多么大。
然而有科学家认为,细胞是身体的自然过程,研究未能证明手机对健康的影响。英国生物化学家库克说
这是个有趣的研究,但他们见到的是过程中一个很短暂的活化作用,以我们所知,这不足以诱发细胞。
质疑国际微波辐射安全标准
手机有没有害?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手机制造商们认为,手机微波辐射只要控制在国际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一种叫比吸收率“2瓦/每公斤”的限度内,就对人体无害。
姚克课题组的实验却得出论证
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
这项实验在浙江大学微波实验室默默地进行了8年。实验室里,一台联合国提供的微波发生器,不断模拟着安全辐射标准下人们接听手机的状态。微波强度在安全标准状态下,持续“接听”两小时后,晶状体活体细胞样本,无一幸免地遭到了损伤,显微镜下,它们的细胞通讯连接功能的基因都产生了突变。
眼睛的晶状体、男性的睾丸,是人体最容易受到微波损伤的器官之一,“所以使用手机时间久了,就会对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发现噪声能抵消手机危害
手机用户也不必因为这个结论太担忧。目前,姚克课题组已经发现用噪声干扰手机微波,能够成功抵消微波对人体眼组织的损伤。
实验论证,只要把一种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作为噪声叠加到手机的微波中,可以把手机的微波发射秩序改变,把它从一个方向的振旋波变成一种没有次序地乱波,从而抵消它的损伤力。
据说,已经有通信公司对这项新发现表示了兴趣。一名通信公司的总工程师表示,叠加噪声的费用不会太高,应该可行。
手机用户不要煲“手机粥”
姚克课题组用实验证明,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建议大家不要煲“手机粥”,最长的通话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微波不仅来自手机,微波炉也常产生。微波炉旋转时,如果炉中的网罩不好,人们靠近观察,就可能会被泄露的微波损害眼球晶状体。
即使每天接听手机仅1小时,也有可能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美国耳鼻喉学学会年度会议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引起众人关注。
在美国最新公布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将100名年龄为18至25岁的手机使用者与50名不使用手机者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前一组人更加不易听清某些词汇。
研究显示
连续4年以上每天接听手机至少1小时的人辨别声音更加困难。而右耳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大部分人接听手机时使用右耳。
专家表示
一般来说,由于噪声性耳聋伤害的多是人体的高频听力,和中音区关系不大,因此不会影响日常对话听力。但这种耳聋一旦出现,将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甚至会恶化,有的人则可能因此在四五十岁就过早地出现老年性耳聋。专家指出,造成手机一族出现耳疾的原因不仅是噪音。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刚接通的一瞬间,对耳朵的影响最大。
白领压力大易突聋
在年轻人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超过三成以上是因为过度疲劳引起。紧张过度、熬夜、通宵KTV的“声污染”都会让耳朵和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引发耳的疾病。
脑力劳动者如会计、文员等,都是临床常见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夏教授解释,长期伏案容易患颈椎病变,进一步导致脑部的供血不足,就容易引起耳鸣和头晕。工作压力大、紧张、生活不规律,使得脑、耳朵疲劳。
建议
经常按摩耳朵周围的穴位,常用热毛巾捂耳朵,或将粗海盐炒热装在布袋里敷耳周以及颈椎,有利于缓解耳疲劳,改善耳部的血供,十几分钟即可。
解析
其实手机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在玩手机或者打电话的时候会有辐射。特别在手机接听后的那一刹那,对于我们的耳朵其实辐射的量是最大的。所以,如果打电话的时间如果越长,在接听电话的时候声音也很大的话,那么对于我们耳朵的危害也会相对更大。如果短时间的被辐射会引起耳鸣,耳闷等症。而且,神经衰弱,白内障,睾丸退化等疾病都是可能引起的。
忠告
在用手机打电话时,声音尽可能小,因为说话声音大小和辐射强度的影响成正比;通话时间尽可能短,因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积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用手机最好是两个耳朵交替听,否则一边耳朵听得时间长了会偏头痛。用手机的时候不妨用耳机接听,这样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开的,辐射是不会沿着耳机钻到耳朵里的。如果直接接听电话,不妨按下接听键后稍候2-3秒再放在耳边,避免接听瞬间最大的辐射伤害耳朵。
结语:看了手机的危害后,是不是觉得手机非常的可怕?但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惊慌,因为如果正确的使用手机,那它对于我们的辐射量是会大幅度的减少的。但是,小编还是建议做准妈妈的女性,尽量远离手机,远离有辐射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为了你的宝宝着想。手机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了,但是不正确的去使用它们,那它们就会由我们的好朋友变成我们身边无情的杀手,稍有不慎甚至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