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关注,运动对我们来说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在运动中领悟到人生的哲学。今天要讲的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法。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八段锦是怎么练成的吧。
什么是健身气功八段锦
保健方法有很多,在我们中国,有一些保健方法是流传了百年的,八段锦就是这样的一种保健方法。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八段锦的一整套动作都非常的流畅柔和,在练习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动静皆宜,而且十分的顺畅。
气功导引名
此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八段又分武与文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
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在一些著名的典籍里也有关于八段锦的记载,在晚清的时候就有关于八段锦的歌谣,至今流传。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
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
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亦附有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 ,后世流行颇广。
健身气功八段锦
动作要点:力在掌根,上撑下按
八段锦的练习也是有技巧和重点的,在动作上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只有把握好,才是正确的练法。
动作一
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左臂外旋上穿经面前,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左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上,掌指向右。
同时,右掌微上托,随之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二
让我们的腰部放松下来,然后将身体的重心下降,腿部也要微微弯曲。
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三、四
同动作一、二,惟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做最后的动作的时候,我们的膝盖要弯曲,然后右手臂弯曲,放到髋旁,眼睛要直视前方。
动作要点
力在掌根,上撑下按,舒胸展体,拔长腰脊。
易犯错误
掌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
纠正方法
两掌放平,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
功理与作用
1、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静力牵张),可以牵拉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
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俞穴等,达到调理脾胃(肝胆)和脏腑经络的作用。
2、可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松紧动静相兼
八段锦,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
北京体育大学先后收集了从南宋至今的立势八段锦个版本。在此基础上,根据编创原则完成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创编。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属有氧运动,安全可靠。
整套共8个动作,增加了预备势和收势,使套路更加完整规范,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9个健身气功活动开展了教学试验,200名年龄为45~70岁的中老年群众参加,每天练习新1小时,前后共75天。
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机能、上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关节及神经系统灵活性有明显提高.
心血管功能状态和冠状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初步得到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的抗衰老能力得到增强,对延年益寿有良好作用;在改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良好效果。
另外,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习练者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时间、强度、套路结构、节奏、美观、舒适程度、健康状况的改善等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