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眩晕症有哪些症状 眩晕症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7 08:27:15
文档

眩晕症有哪些症状 眩晕症是什么

现在疾病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现代人对于疾病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关注。眩晕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眩晕症是什么吗?眩晕症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眩晕症怎么治疗都有哪些了解呢?一起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目录;1、眩晕的概况介绍 2、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3、眩晕病的7种类型 4、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5、眩晕症中医治疗方法 6、眩晕症的治疗方法。7、眩晕症患者不能吃的食品 8、白领预防眩晕症的方法。眩晕的概况介绍;
推荐度:
导读现在疾病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现代人对于疾病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关注。眩晕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眩晕症是什么吗?眩晕症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眩晕症怎么治疗都有哪些了解呢?一起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目录;1、眩晕的概况介绍 2、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3、眩晕病的7种类型 4、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5、眩晕症中医治疗方法 6、眩晕症的治疗方法。7、眩晕症患者不能吃的食品 8、白领预防眩晕症的方法。眩晕的概况介绍;


现在疾病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现代人对于疾病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关注!眩晕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眩晕症是什么吗?眩晕症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眩晕症怎么治疗都有哪些了解呢?一起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眩晕的概况介绍 2、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3、眩晕病的7种类型 4、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5、眩晕症中医治疗方法 6、眩晕症的治疗方法

7、眩晕症患者不能吃的食品 8、白领预防眩晕症的方法

眩晕的概况介绍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 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

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常见的眩晕症

1.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思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也消失。

3.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

有眼球震颤而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按临床表现分为:

①短暂缺血发作型

发作无定时,可一日内数次或数日1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

②进展性卒中型

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数日后达高峰。

③完全性卒中型

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明显眼震。数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常遗有听力障碍头晕。

还有其他病变也可导致眩晕,都属于眩晕症的范畴,如:小脑出血、颈部病变、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药物或毒物中毒、炎性脱髓鞘疾病等。

检查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治疗

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主要治疗有以下方面。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

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

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

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

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

(2)前庭神经镇静药

异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3)防止呕吐制剂

阿托品、山莨菪碱。

(4)利尿及脱水药

速尿、甘露醇等。

(5)血管扩张药

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川芎嗪等。

(6)激素类

泼尼松、地塞米松。

(7)维生素类

维生素C、维生素E。

(8)吸氧

一般用高压氧或5%二氧化碳混合氧吸入治疗。

3.其他治疗

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但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复位治疗,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眩晕类疾病必须有明确定位诊断和适应证。

预防

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中枢性眩晕应早期检查MRI、DSA,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

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眩晕是一种临床症状,生活中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外,还涉及到内科、神经内科及骨科的疾病。因此发生眩晕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找出病因并且对症治疗。那么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对于眩晕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并适当选做脑脊液检查、头颅或颈椎X射性摄影、心电图、脑电图及颅脑CT扫描、脑血流图检查等以查出病因。

一、听力学检查

1、纯音测听

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早期多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轻度上升型。多次发作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纯音测听还可以动态观察患者听力连续改变的情况。

2、耳蜗电图

该检查可客观了解膜迷路中是否存在积水。-SP/AP振幅比值>0、37具有诊断意义,可间接表明有膜迷路积水存在。

3、耳声发射

可首先反映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耳蜗功能状况,当本病早期纯音测听未发现异常时,可减弱或引不出。

二、眼震电图

眩晕发作高潮期,可见自发性眼震,可观察到或用眼震电图记录到节律整齐、强度不同、初向患侧继而转向健侧的水平性自发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在恢复期眼震转向健侧。间歇期自发性眼震及各种诱发实验结果可能正常。

三、甘油实验

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膜迷路积水。因甘油渗透压高,且分子直径小于细胞质浆膜小孔直径,可弥散到内耳边缘细胞,增加了细胞内渗透压,使内淋巴液中的水分经细胞通路进入血管纹的血管中,达到减压作用。

方法:按1、2~1、5g/Kg的甘油加等量生理盐水或果汁空腹饮下,服用前与服用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做1次纯音测听。若患耳在服用甘油后平均听阈提高15dB或以上、或言语识别率提高16%以上者为阳性。

服用甘油后,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休息片刻后可好转。本实验不仅用于诊断,亦可参照实验结果选择手术术式:甘油实验阳性者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效果更好。

四、影像学检查

颞骨CT检查可显示前庭水管狭窄。特殊造影下的内耳膜迷路MRI可显示部分患者内淋巴管变细。

五、前庭功能实验

1、冷热试验

早期患侧前庭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多次发作后可出现健侧的优势偏向,晚期出现半规管轻瘫或功能丧失。

2、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可出现振幅、阈值异常。

3、Hennebert征

镫骨足板与膨胀的球囊粘连时,增减外耳道气压时可诱发眩晕与眼震。

温馨提示

眩晕病因复杂,从病因入手,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专家提醒眩晕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烟酒和咖啡,多休息,注意精神修养,不要让自己精神紧张和压抑。

眩晕病的7种类型

在医学上,眩晕是由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称为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如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则统称为眩晕。

正常人体经常处于运动之中,保持有机的平衡需要健全的神经。处界的感觉刺激传入小脑和皮质下中枢,产生不自主的协调反射;感觉刺激还可由皮层下中枢上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体能有意识地保持平衡。视觉感受系统、肌肉关节的本位感受系统和前庭感受系统是人体平衡反射的三个主要传入路径,合称为“平衡三联”。无论是平衡三联的反射路径障碍,还是小脑及皮层下中枢病变,以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紊乱,都可引起人体平衡失调及产生眩晕,而内耳前庭系统病变则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由于平衡三联还通过网状结构与脑干中的内脏运动中枢有联系,因而在眩晕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和血压降低等一系列内脏神经反应的症状。由于内耳前庭系统疾病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所以眩晕在分类上分为前庭系统眩晕和非前庭系统眩晕两大类;前者更进一步分为周围性前庭眩晕和中枢性前庭眩晕。常见的各种眩晕特点如下:(1)耳源性眩晕

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症)、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耳源性眩晕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行走中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神志清醒。

(2)中毒性眩晕

常见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异烟肼、奎宁、水杨酸类药、有机磷、汞、铝、酒精、烟草等中毒。主要损害内耳听神经末梢,前庭器官中毒引起眩晕,如耳蜗神经亦受损则发生双侧感音性耳鸣。

(3)颈性眩晕(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固定患者头部,使其身体左、右转动,可立即诱发眩晕,常伴有复视、火花或暂时性视野短缺。如进行X射线检查,则显示颈椎有骨质增生。

(4)小脑疾病

可见于蚓部下端及小叶小结部肿瘤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常骤然发生严重的眩晕,上、下肢共济失调,多无神志昏迷,可有眼球震颤、言语不清及吞咽困难。

(5)大脑疾病

如癫痫发作的眩晕先兆、偏头痛发作、脑血管硬化和脑瘤的颅内高压等。此类眩晕常根据其原发病进行诊断。

(6)眼原性眩晕

如眼肌麻痹产生复视,注意飞快行车或站立于悬崖等,引起头晕眼花及眩晕。

(7)植物神经官能症

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各式各样的神经衰弱症状,头昏、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

眩晕症的原因有哪些

眩晕初期发作患者除了发作期旋转、呕吐、患者难忍的痛苦以外,还可以使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引发脑血栓、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等危害性。眩晕症的原因有哪些?详情听听专家的讲解。

引起眩晕的原因有很多,也相对复杂,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检查清楚,对症、对因治疗

1.内耳疾病

耳源性眩晕常见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

2.贫血

贫血容易引起脑缺氧而出现眩晕,恶性贫血眩晕尤为明显,患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变化。因此,患者的运动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动感均可丧失,眩晕加重。

3.甲状腺功能减退

本病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此外,新陈代谢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内耳,也可引起眩晕。

4.高血压病

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发生眩晕。

5.动脉硬化症

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6.低血压症

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7.脑部肿瘤

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温馨提示

眩晕症的原因多样,在没有充分了解眩晕症诱发因素的基础上,不要盲目治疗,避免误诊导致病情复杂化。

不少人都有这个疑惑,眩晕症根据病史分析及检查结果的定位诊断。如下是相关信息。

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一、前庭末梢性眩晕——感受信息障碍

症状:发作性运动错觉性眩晕,头部活动时加剧,通常在48小时后逐渐减轻,其后主要为平衡障碍,有耳蜗症状,恶心,呕吐,焦虑。

体征:眼震,共济失调,偏点试验阳性,偏倒。

听力学:一侧听力损失。

眼震电图:半规管功能减退,固视抑制。

二、脑干、小脑病变性眩晕——信息整合功能障碍

可有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多发性硬化、肿瘤、基底动脉偏头痛等疾患。

症状:强烈的急性运动错觉性眩晕,恶心,呕吐,严重共济失调,复视,面部无力,麻木,感觉异常,蹒跚,偏倒,咽下困难,意识丧失。

体征:核内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征,听力损失,吞咽障碍及构语障碍,感觉缺失,肢体无力或麻痹。

听力学:蜗后性听力损失失征象。

眼震电图:水平或垂直性眼震,固视诱发眼震,扫视障碍,平滑跟踪障碍,优势偏侧,麻痹,强烈位置性眼震。

眩晕症的中医药物治疗

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老人眩晕症常与老化和代偿减退有关,治疗时应分清致病原因,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

文档

眩晕症有哪些症状 眩晕症是什么

现在疾病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现代人对于疾病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关注。眩晕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你们知道眩晕症是什么吗?眩晕症的症状有哪些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眩晕症怎么治疗都有哪些了解呢?一起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目录;1、眩晕的概况介绍 2、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3、眩晕病的7种类型 4、眩晕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5、眩晕症中医治疗方法 6、眩晕症的治疗方法。7、眩晕症患者不能吃的食品 8、白领预防眩晕症的方法。眩晕的概况介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