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的病因有很多,而且患者通常深受其害。那么你知道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吗?今日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反流性食管炎7大病因 2、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
3、反流性食管炎的检查诊断 4、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5、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 6、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疗
7、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好 8、教你10招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反流性食管炎7大病因
1.抗反流屏障的破坏
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之上3~5cm范围内的高压区。该处静息压为15~30mmHg,构成一个压力屏障,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
正常人腹内压增加能通过迷走神经而引起LES收缩反射,使LES压成倍增加以防GER。LES压过低和腹内压增加时不能引起有力的LES收缩反应者,则可导致GER。
胆碱能和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药、α-肾上腺素能拮抗药、多巴胺、安定、钙受体拮抗剂、吗啡及脂肪、酒精、咖啡因和吸烟等多种与食物因素均可影响LES功能,诱发GER。
此外,妊娠期、口服含黄体酮避孕药期和月经周期后期,血浆黄体酮水平增高,GER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2.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
正常食管酸廓清功能包括食管排空和唾液中和两部分。当酸性胃内容物反流时,只需1~2次(10~15秒)食管继发性蠕动即可排空几乎所有的反流物。
残留于食管黏膜陷窝内的少量酸液则可被唾液(正常人每小时有1000~1500ml,pH为6~8的唾液经食管入胃)中和。
食管酸廓清的功能在于减少食管黏膜浸泡于胃酸中的时限,故有防止反流食管炎的作用。
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几乎停止,食管继发性蠕动亦罕见有发生,夜间的食管酸廓清明显延迟,故夜间GER的危害更为严重。
3.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当防御屏障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炎。研究发现,食管上皮细胞。
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1)胃排空异常。
(2)胃十二指肠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张力和LES压同时低下时,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液和溶血性卵磷脂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上皮细胞的角化层,并使之变薄或脱落。
反流物中的H+及胃蛋白酶则透过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层而深入食管组织,引起食管炎。
5.裂孔疝
常见的是滑动疝。食管胃接合部随胃体向上移位进入胸腔。胃体的上升使膈脚分开,裂孔扩大。疝囊小时,随体位、用力及咳嗽而上下滑动。
疝囊增大后不再滑动,改变了裂孔附近的正常解剖关系,造成食管胃接合部闭合不全。
胃的疝入使食管进入胃的His角消失,膈食管膜被拉长,变薄,腹段食管上移,使接合部的闭合功能进一步恶化。裂孔疝的病人中半数以上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6.妊娠呕吐
因妊娠增加了腹内压力而发生的裂孔疝可以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但分娩后可以恢复,无须任何治疗。呕吐及长期呃逆亦可使贲门口经常开放而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去除病因后可以恢复正常。
7.其他疾病
新生儿及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因有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良而发生反流,随幼儿发育,大部分可减轻。
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良使关闭不全,及因器质性疾病如食管下段及贲门部肿瘤、硬皮病和各种造成幽门梗阻等,均能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因此,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黏膜的结果,而在胆汁引起食管损伤前,必先存在幽门和LES功能失调;反流性食管炎者多伴有胃炎。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因常致LES和幽门功能失调而易并发本病;十二指肠溃疡多伴以高胃酸分泌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故并发本病也较多。
肥胖、大量腹腔积液、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以及烟酒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
一、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根据迷走神经的分布,有时可放射至颈部、腭或耳部。常见的是放射到背部两侧肩胛间。
烧灼感可经饮水或服制酸剂或含糖块刺激唾液分泌及食管原发蠕动而得到缓解。
尤其在进食某些辛辣食物后最易发生,弯腰、用力或平卧时均可引起,直立位减轻,这是因采取直立姿势走动促进了食管清除的作用。
体位性烧灼痛加重,高度提示为反流所致。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著。
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二、胃、食管反流
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三、吞咽疼痛
因食物团刺激发炎的食管或食管痉挛引起。痉挛性疼痛与烧心的分布和放射部位相同。
食团在食管炎区及部分狭窄或运动功能不协调区使食管急性扩张,发生第三收缩或痉挛。
病人可感到食物或液体在食管上方停顿,要等待食团向下行或饮水冲下,食团停顿上方的扩张食管可产生十分严重的疼痛。痉挛性疼痛亦可由反流引起。
四、咽下困难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
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五、反胃,胃酸或胆汁反流
进入口腔后壁说明胃食管有反流。胃内容物可被吐出或咽下,在咽及口腔内留着一种酸味或苦味,造成口臭或味觉损害,受慢性刺激的口唇可能有烧灼感。
进食、用力或体位改变后均可发生反胃。常伴有胃肠胀气、呃逆。夜间反流还可引起咳嗽、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
六、出血及贫血
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七、其他症状
反流物通过环咽括约肌进入咽喉,可造成喉、气管误吸,发生炎性声带息肉,易感病人易激发哮喘。
弥漫性食管炎或侵入性溃疡可发生吐血,慢性失血。少数穿透性溃疡可发生食管穿孔。
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
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1.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无相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2.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
3.疾病后期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但出现永久性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4.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反流性食管炎的检查诊断
有哪些检查方式,因此在治疗上遇到了难题,甚至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还是反反复复,在于检查和治疗上出现纰漏,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检查方式。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见于正常人,无临床意义。若反流较正常人发生频繁,不能及时清除酸性消化性胃液以及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就会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这样的肠胃疾病要如何进行诊断呢?在医院中,常使用以下几种检查诊断方法。
1.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
注意有无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狭窄,并了解胃和十二指肠情况。
2.内镜及活组织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同时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3.核素胃食管反流检查
用同位素标记液体观察平卧位及腹部加压时,观察有无过多的胃食管反流。
4.食管滴酸试验
患者取坐位,插鼻胃管并固定于距门齿30~35cm处,先滴入生理盐水5~10ml,共15分钟,若无不适,再以同法滴入0.1mol盐酸15分钟,若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灼热感为阳性。
5.心电图
疼痛发作时应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与心绞痛鉴别。
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鉴别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常与下述疾病相混淆:
1.食管癌
食管镜检及X线吞钡检查可作鉴别。
2.消化性溃疡
常呈慢性、节律性、季节性与周期性发作,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溃疡病变
3.心绞痛
食管炎的胸骨后疼痛与心绞痛可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均可用甘油等缓解,鉴别很困难。
4.癔症球
是指病人主诉喉部有异物感,不能起始吞咽,有堵塞感,临床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认为是胃部高位反流造成食管上部刺激所致。有时为少数病人的仅有的症状而导致误诊。
并发症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袭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
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是很多人关注的,只有正确把握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才能够实现疾病的尽早治疗,那么常见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把握一番。
1、渐进式的给予流质饮食
愈合期营养治疗持续1周至数月,在此过程中逐步曾加食物的供给量,直至正常饮食。
病人禁止吸烟、饮酒;避免饭后立即躺下、弯腰或用力扭腰;睡前2~3小时禁止进食。
2、慢性食道炎饮食治疗的关键是低脂饮食
要防止进食过硬、过热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快,减少食管黏膜损伤。少量多餐,避免增加胃部压力,同时采用干稀搭配的进餐方法,避免能量摄入不足。
3、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的食物
对慢性食道炎病人,尤其是返流性食道炎病人,注意选择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脱脂牛奶,以避免食管返流,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而含脂肪较高的全脂牛奶、巧克力、橘子汁、番茄汁等可降低括约肌压力,应避免选用。禁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和食物。
如上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原则做出的分析,希望患者给予重视,专家指出当身体出现相应的症状时,就要检查是否是患了慢性食道炎。
得了慢性食道炎不必太过于惊慌,精心的饮食护理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1.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是减轻反流及减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蚀。一般无主诉症状的滑动疝不需治疗。
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或因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及不愿手术者可行内科治疗。
对肥胖病人应减轻体重可减少腹内压及反流。避免持重、弯腰等动作,勿穿过紧衣裤。
睡眠时抬高床头15cm,睡前6h勿进食,忌烟酒,均可减轻食管反流的发作。
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制酸剂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排空延长可用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伊托必利等,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可减少胃酸及蛋白酶分泌。抑酸药物与促动力药物联合应用对部分患者可提高疗效。
2.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
(1)多巴胺拮抗剂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胃的排空,增加LES的张力。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啉),睡前和餐前服用。
前者如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
(2)西沙必利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
(3)拟胆碱能药乌拉胆碱能增加LES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食物的排空以改善症状。本口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
3.降低胃酸
(1)制酸剂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碱性药物本身也还具有增加LES张力的作用。氢氧化铝凝胶及氧化镁。
藻朊酸泡沫剂含有藻朊酸、藻酸钠及制酸剂,能漂浮于胃内容物的表面,可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呋硫硝胺和法莫替丁等均可选用。该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酸反流。上述症状如不能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至2~3倍。
(3)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K+-ATP酶,如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已广泛使用于临床。
3.联合用药
促进食管、胃排空药和制酸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促进食管炎的愈合。亦可用多巴胺拮抗剂或西沙必利与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
4.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补疝裂孔、抗反流纠正食管狭窄。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现代的中医治疗传承并更新了古代的中医,所以现在中医也是能有效治愈很多种疾病的。
虽然有时候中医治疗不及西医治疗得快,但是因为中医采用的是中药,所以基本都是没有副作用的。
而且中医是明确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不同治疗的,下面就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普及一下此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瘀血停滞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为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脉涩。
当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桃仁、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三七、元胡、蒲黄、枳壳各10克,红花、甘草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三七片,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中华跌打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脾胃虚寒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
当以温中健脾为治,可选用理中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法夏、黄芪各10克,炙甘草、干姜、小茴香、丁香、吴茱萸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暖胃舒乐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小建中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饮;黄芪精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
肝气犯胃型
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胀满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吞咽不利,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逍遥散加减,药取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梅花、月季花、枳壳、佛手、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饮;四逆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饮;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肝胃郁热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当以泄热和胃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取丹皮、山栀子、黄连、黄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服;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脾胃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口干咽燥,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多弦细。
当以养阴益胃为治,可选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药取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扁豆、黄精、石斛、天冬、郁金各10克,甘草、竹叶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参麦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生脉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养胃舒颗粒,每次1~2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服。
西医治疗快速,中医治疗基本无副作用,但两种治疗不是患者自主选择的,而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取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也不要过度治疗,自我认为中西医治疗结合起来可能会加快疾病痊愈,这些都应该要有专业医生的明确指导,不要盲目造成相反的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
方一食痹汤
药物组成
丹皮10g 栀子14g 大黄4g(后下) 降香6g 苏梗10g 白芍15g 枳壳8g 代赭石30g 竹茹12g 阿胶18g(烊化) 白及6g(研末冲服) 海螵蛸5g(研末冲服)。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卧位徐徐服之。3周1疗程。
适应病证
反流性食管炎。症见胸骨下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咽下不利、恶心呕吐、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多疑善虑、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二鬼笔擦剂
药物组成
鬼笔50g(鲜品),制剂用法 上药置打浆机中打浆过滤加75%乙醇l00ml,浸泡7日即可使用。用时摇匀。病人暴露胸部皮肤,先用温水擦干净,用脱脂棉蘸本液少许涂擦胸骨外皮肤,以疼痛明显部位为主,每次涂擦3遍,每日3次。
(1)硼砂60g,沉香10g,火硝30g,礞石5g,硇砂6g,冰片10g。共研为细末,每次含化1g ,缓慢吞咽,有通管止痛作用。
(2)白药藕粉糊:云南白药1g,纯藕粉2匙。先取藕粉加温水少许,和匀后再加冷开水调匀,在小火上加热成糊状,再入白药、白糖适量拌匀,卧床吞咽取仰、俯、右、左侧位,各含一口,使药充分作用于患处,1小时内勿饮水。适用于食管炎、贲门炎。
(3)吞咽困难,咽部附近有火热感,可用好醋煎半夏9g。煎30分钟,留醋取出半夏,趁热打入鸡蛋,搅匀服下。日1次,晚间睡前服。
(4)石见穿、半枝莲、急性子各15g。水煎服,用于吞咽困难。
(5)三草汤:三叶鬼针草60g,蒲公英30g,败酱草15g,川楝子10g,元胡10g,白芍2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食管炎、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