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贴秋膘大家是否都有所了解呢?什么是贴秋膘?通俗点讲就是多吃些大补的食物,给身上养点膘,为过冬做准备,立秋贴秋膘都有哪些习惯?贴秋膘吃什么好呢?现在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贴秋膘。
目前,虽然立秋已过,但是天气仍然非常炎热。按照习俗,立秋过后要“贴秋膘”,但是由于气温高,很多人怕多吃肉会上火。那么,”贴秋膘“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是否适合多吃些肉?请看中医和营养学专家怎么说。
按照24节气来讲,立秋后,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以后,我国民间,尤其在北方素有“贴秋膘”这一习俗,这种习俗正确吗? “以肉贴膘”应该吃什么肉?
应该说,“贴秋膘”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一方面它起到承前的作用。因为在夏季炎热高温,很多人胃口很差,吃的食物量很少,油腻的东西吃得多点儿会感觉不舒服,即便吃进去以后,消化吸收也不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自然饮食的摄入。所以说到了秋季天气凉了要进补,这是承前。
另一方面就是启后,针对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的季节,人要动员更多的能量去御寒,所以消耗会大,这个时候就会在之前有一种生理上的储备,这个储备正好落在秋季这个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说“贴秋膘”。
传统的“贴秋膘”以多吃些畜肉类为主,牛羊肉、鸡肉、猪肉都是我们最常吃的肉类,究竟要吃哪种肉更进补呢?
▲吃猪肉不上火
猪肉是汉族人的主要肉食品,具有丰富的
营养和馨香美味。其性平、味甘咸,能滋补肾阴,治热病退热津液亏虚之证。能润肌肤、利二便,治皮肤干燥、二便不利。能止消渴、益气血、倍精神、治贫血消瘦、体质虚弱之证。立秋之后的气候特点是干燥。肺属金,其性燥,立秋后,肺的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食物调养应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为主。猪性质偏凉,所以猪肉有牛羊肉等不具备的一种功效,即滋阴降火。
为什么猪具备这样的功效?实际上与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息息相关的。大家都知道,猪有懒惰嗜睡本性,每天都是躺着的,只有吃的时候才活动活动。再加上猪为圈养,环境潮湿,按照《黄帝内经》“阴静阳燥”的理论,活动多的,偏于好动的,属性偏热。如飞禽类的动物,一般的陆地动物,多数是偏于热性的,如牛、羊、狗以及野生动物等。
而活动少的、偏于安静的,属性偏阴。所以古人认为猪有水性,偏寒。因此多吃一些猪肉,一般不会导致人出现上火症状,但湿热体质或痰滞内蕴者慎服。“痰”和“湿”均是脾胃运化失职而产生,多食肥甘厚味后会加重脾胃的“运化不利,聚湿呈痰”,久而久之则成积聚,出现各种“代谢异常”。
▲牛肉补气养血
牛肉蛋白质较多,脂肪少。牛肉蛋白质含量较猪肉高两倍多,所含必需氨基酸甚多,
营养价值高。古人认为牛肉有补气养血作用。《韩氏医道》记载“黄牛肉,补气,与锦黄芪同功”。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治脾胃虚弱,消化功能欠佳;或久病体虚,神疲乏力,气短唇白,面色萎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之人。牛肉比较适合气血不足的中老年人。同时又因为牛肉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肉,100g瘦牛肉的脂肪含量为2.3%,瘦猪肉的脂肪含量为65%,对于那些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益适合吸收太多脂肪的人士来说,要多吃牛肉少吃猪肉。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小便黄、大便干、口干舌干及咳嗽有黄痰等火旺症状的人则尽量少吃牛肉。
▲便秘者少吃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功效。为冬令进补之佳肴。元代李呆谓“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但立秋后,天气渐渐干燥,人们常常出现口干唇焦、大便秘结等秋燥症状,再吃羊肉热性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
▲脾胃虚弱者多吃鸡肉
鸡肉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3倍,而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1/20,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性温味甘,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用。立秋进补,强调先调理脾
胃。鸡肉味鲜,气味清香,能促进食欲,主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差,有利于多种疾病的恢复。
▲贴秋膘要荤素搭配
其实,“贴秋膘”不仅是多吃些肉类食品,应该是荤素搭配。体质瘦弱者,就应该抓住秋凉这个好时光,适当补充肉类等动物性
食物补益气血,滋补肺肾。而已经超重或者肥胖者,那么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要科学合理地减肥,不要再“贴秋膘”了。
贴秋膘吃什么
火龙果炒鸡丁
火龙果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排毒解毒、保护胃壁、抗衰老、润肠通便等功效,与鸡肉搭配在一起可以增加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将鸡胸肉切丁,加少许精盐、干姜粉和干淀粉拌匀,放入冰箱10分钟浆好;火龙果果肉切丁,茭白切丁焯水备用;锅热加油,放入浆好的鸡丁,轻轻搅动,待鸡丁色白捞起沥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少许高汤及调味料,以水淀粉勾薄芡,放入材料,翻炒几下即成。
芝麻核桃酪
用料:黑芝麻100克,核桃仁20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三料分别用文火炒香,碾压粉碎成末后拌匀。每日两次,各取三、四匙,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冰糖调味。
功效:补肾润燥,健脑和中,能黑须发悦容颜。但大便溏薄者忌食。
红枣补血饭
用料:大米200克,红枣20只,黑芝麻25克。
制法:大米淘洗净,拌入洗净拍碎的红枣,加适量水焖煮成饭,开锅时搅入文火炒香并碾碎的黑芝麻。分两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尤利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胃虚引起的消化不良和食欲欠佳者。
桂圆莲子百合粥
用料:大米100克,去壳桂圆20只,通心莲25克,鲜百合25克,冰糖适量。
制法:百合掰成片,莲心用温水浸软。大米淘洗净加入莲心、百合、桂圆与适量水熬煮成粥。冰糖调味。
功效:健胃、滋养、收敛、安神,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者。
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过,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显得十分必要。
木瓜炖排骨
用料:排骨200克,木瓜2个。
制法: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木瓜中所含的维生素能弥补排骨营养成分单一的不足。
制作木瓜炖排骨,需要先将斩成小块的排骨与适量水、葱姜、料酒、花生米上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焖一个半小时。然后,放入切成块的木瓜,再以小火煮开后焖15分钟,加入盐、鸡精等调味起锅即成。
结语:贴秋膘就是要大补一番,这也就是要在饮食上下点功夫了,可是并不是所以有人补上的食物都一样的,不同体质的人吃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如,体虚、气虚所补的方法就不一样,有些食物虽然很有营养但不适合你吃,所以也达不到你想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