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急性胰腺炎系列知识大讲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7 09:35:06
文档

急性胰腺炎系列知识大讲堂

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1、腹痛;
推荐度:
导读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1、腹痛;


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

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1、腹痛

急性胰腺炎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腹痛的位置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如胰头的病变重者,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变在胰尾者,则腹痛以左上腹为重,并向左肩放射。疼痛强度与病变程度多相一致。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

2、恶心呕吐

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

3、全身症状

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这两种原因引起的黄疸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加以鉴别。

有极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

三、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以姑息治疗为主,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应根据情况予以治疗。前者在急性胰腺中约占80~90%,后者约占10~20%。但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之间的界限是不能迥然分开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以转化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据统计约有10%左右可以转化。因此,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其病程的衍变。

四、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

1、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

急性胰腺炎发作后数小时,由于胰腺周围(小网膜腔内)、腹腔大量炎性渗出,体液的丢失量很大,特别是胰腺炎导致的后腹膜“化学性灼伤”丧失的液体量尤大。因此,一个较重的胰腺炎,胰周围、腹腔以及腹膜后的渗出,每24小时体液丢失量,可达5~6L,又因腹膜炎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呕吐、肠腔内积存的内容物等,则每日丢失量将远远超过5~6L。除体液丢失又造成大量电解质的丢失,并导致酸碱失衡。在24小时内要相应的输入5~6L液体,以及大量的电解质,若输入速度过快则将造成肺水肿。为此对于大量输液,又要减少输液带来的并发症,应通过CVP和尿量的监测,通过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和尿量、比重的变化进行输液。

五、抑制胰腺分泌

1.H2受体阻断剂

如甲氰咪胍(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rmatidine)等均可减低胃酸的分泌,并能抑制胰酶的作用。有人将H2受体阻断剂与5-Fu同时应用,认为对胰腺外分泌有更好的抑制作用,500~1000mg/日静脉滴入。

2.抑肽酶(Trasylol)

自Trapnell1974年大剂量应用于临床以来,现已广泛的临床使用大剂量用以抑制胰液酶分泌。它除了能抑制胰蛋白酶分泌以外,并能抑制激肽酶、纤维蛋白溶酶的分泌。目前的剂量是2万单位/公斤体重,加入静脉输液内滴注,1周为1疗程。据Trapnell的报道,大剂量使用抑肽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好,但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尚不能完全肯定。早在70年代、80年代我们亦热衷于使用(但量较少),并未发现其有较明显的效果,而且又可导致过敏反应之虞。

六、解痉止痛

急性重型胰腺炎腹痛十分剧烈,重者可导致疼痛性休克,并可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而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因此应定时给以止痛剂,传统方法是静脉内滴注0.1%的普鲁卡因用以静脉封闭。并可定时将杜冷丁与阿托品配合使用,既止痛又可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另有亚异戊酯、亚甘油等在剧痛时使用之,特别是在年龄大的病人用此,既可解除Oddi括约肌的痉挛,同时对冠状动脉供血大有益处。

七、营养支持

急性胰腺炎时合理的营养支持甚为重要,若使用恰当则可明显的降低死亡率,若使用不当有时可能增加死亡率。急性重型腹膜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性渗出、长期禁食、高烧等,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及低血蛋白症,故需营养支持,而在给以营养支持时,又要使胰腺不分泌或少分泌。因此,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以发挥营养支持的最大作用。

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应考虑下列几点

①轻度胰腺炎,又无并发症者,不需要营养支持;

②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在血动力学和心肺稳定性允许的情况下);

③初期营养支持,应通过肠道外途径,要有足够量的热量;

④病人在手术时做空肠造口输供肠饲;

⑤当病人的症状、体检以及CT检查所显示的胰腺图像,基本正常后,再行口服饮食,但含脂肪要少。

胃肠外营养与胰腺分泌

葡萄糖

Klein报道静脉输注葡萄糖可抑制胰腺外分泌,可能与血清渗透性增高有关。

氨基酸

Fried将晶体1-氨基酸输入犬瘘管模型,发现胰蛋白分泌量无改变。Stabile输注混合氨基酸液,不增加胰腺分泌、蛋白或碳酸氢盐的排出。说明静脉输注氨基酸并不刺激人的胰腺分泌。

脂肪酸

经研究证实十二指肠内注入脂肪酸有明显的刺激胰腺分泌作用。而静脉输注脂肪酸,则不刺激胰腺外分泌。

上述说明经静脉内静注氨基酸和葡萄糖,或单用脂肪乳剂,均不刺激胰腺外分泌。

八、抗生素的应用

1、抗生素的血-胰液屏障

将胰液及血清经微生物法、酶免疫法以及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生素的含量,发现抗生素在透入胰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在胰腺内存在着一种类似血-脑屏障的血-胰屏障。抗生素在透过血-胰屏障时,首先要透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然后透过胰腺腺泡及导管的细胞膜而进入胰液。由于细胞膜含有较多量的脂类,故极性小、脂溶性高的抗生素较极性大、水溶性高者更易透过,抗生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作为载体的结合蛋白分子量大小、抗生素的pH值均可影响其进入胰液。因此,在急性胰腺炎时,炎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亦影响抗生素向胰液的透入。既然胰液中含有抗生素、胰组织中也应含有抗生素,但胰液中的抗生素浓度能否代表胰组织中的浓度,经实验证明,胰组织和胰液中抗生素的浓度,两者是平行的。

2、急性胰腺炎对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能透过血-胰屏障;能在胰腺组织内形成有效浓度;能有效的抑制已知的致病菌。近些年研究,胰腺感染的菌种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肠球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奇异假单孢菌、链球菌、产气肠杆菌、脆弱类杆菌等。近年来真菌(念珠菌)感染有所增加。经研究发现超广谱的抗菌素,亚胺配已能(泰宁)以及环丙氟哌酸能够抑制以上的细菌(脆弱杆菌除外);头孢他唑(复达欣)、头孢噻肟、西梭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能够抑制上述9种中的5种菌,氯林可霉素能抑制3种菌,而甲硝唑只能抑制脆弱菌。

3、急性胰腺炎时细菌的来源多由于下列两方面

①因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肠道菌谱失衡则某些致病菌生长繁殖从而发生肠道细菌易位;

②TPN的因素,在TPN时感染甚易发生,特别是因导管的护理不当尤易发生。

九、急性胰腺炎的饮食保健

禁食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采用的首要措施。病人在禁食期间往往因腹痛、口干,不能进食而出现精神萎糜不振,有时甚至烦躁。针对病人的心理,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明白进食后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胰管压力增高,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机体的康复,同时要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唾液的分泌与积蓄不仅造成口腔的异味,而且会使细菌滋生引起口腔内感染。如病人生活能自理,尽量让病人做到每天刷牙1次—2次。口干时可用清水漱口,改善口腔内环境。

十、急性胰腺炎食疗方

1、各种瓜果汁

如白萝卜、西瓜汁、番茄汁、雪梨汁、荸荠汁、绿豆芽汁等,均可饮服。有清热解毒功效,并富含维生素,适用于禁食后刚允许低脂流质阶段的急性胰腺炎病人。

2、黄花菜马齿苋饮

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将两者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30分钟,放凉后装入罐内,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炎功效。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刚开始流质的阶段。

3、佛手柑粥

佛手柑15克,煎汁去渣,加粳米50克,加水适量煮成粥,即将熟时加入冰糖,粥成后食之。有理气止痛、健脾养胃之功效。

4、豆蔻粥

肉蔻豆10克,生姜1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淘净加入煮粥,待煮沸后,加入捣碎的肉豆蔻细末及生姜,继续熬煮成粥后服。可理气、止痛、散寒,治疗急性胰腺炎。

5、煮猪胰

取猪胰500克洗净,加水共煮至烂熟,取汁饮用。每小时50毫升。适用于胰腺炎急性发作、出血坏死型患者缓解期。

十一、急性胰腺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除流食外还包括米粥、素面生、素挂面、素馄饨、面包、饼干(少油)及少量碎软菜、水果等。

3.待腹痛、呕吐基本消失,白细胞淀粉酶减至正常后可给以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流食,内容包括:米汤、稀藕粉、杏仁茶、果汁、果冻等糖类食物。对胰腺外分泌无刺激作用,故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热能补充。

十二、急性胰腺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绝对禁酒

一般痊愈需2--3个月,预防复发,仍须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2.忌食油腻性食物

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并能促进胆汁分泌,而胆汁又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油酥点心、油炸食品等均应禁止食用。

3.禁用肉汤

鱼汤、鸡汤、奶类、蛋黄等含脂肪的食物。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十三、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急性胰腺炎有反复发作的趋势,预防措施包括去除病因和避免诱因,例如戒酒,不暴饮暴食,治疗高脂血症等。胆石症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有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的胆石症病人应择期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术。

十四、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存在地区差异。在我国半数以上由胆道疾病引起,在西方国家,除胆石症外,酗酒亦为主要原因。

1、胆道系统疾病

正常情况下,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者占80%,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这段共同管道长约2~5mm,在此“共同通道”内或Oddis括约肌处有结石、胆道蛔虫或发生炎症、水肿或痉挛造成阻塞,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便可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即所谓“共同管道学说”(common duct theory),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2、酒精或药物

在欧美国家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趋势。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pH值下降,使胰泌素分泌旺盛,胰腺外泌增加;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

3、感染

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不但可带入肠液,还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炎症。

十五、急性胰腺炎与相关疾病的区别

1、急性胆囊炎

胆石病 急性胆囊炎的腹痛较急性胰腺炎轻,其疼痛部位为右上腹部胆囊区,并向右胸及右肩部放射,血尿淀粉酶正常或稍高;如伴有胆道结石,其腹痛程度较为剧烈,且往往伴有寒战、高热及黄疸。

2、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多数为儿童及青年,开始在上腹部剑突下偏右方,呈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者往往自述有向上“钻顶感”。疼痛发作时,辗转不安、大汗、手足冷,痛后如常人。其特点为“症状严重,体征轻微”(症状与体征相矛盾)。血尿淀粉酶正常,但在胆道蛔虫合并胰腺炎时,淀粉酶可升高。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溃疡病穿孔为突然发生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腹壁呈板状强直,肠音消失,肝浊音缩小或消失。腹平片有气腹存在,更可能帮助明确诊断。

4、急性肾绞痛

有时应与左侧肾结石或左输尿管结石相鉴别。肾绞痛为阵发性绞痛,间歇期可有胀痛,以腰部为重,并向腹股沟部与睾丸部放射,如有血尿、尿频、尿急,则更有助于鉴别。

5、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在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反射性放射至心前区或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电图改变,往往相混淆。然而,冠心病患者可有冠心病史,胸前区有压迫感,腹部体征不明显等,须仔细鉴别。

十六、急性胰腺炎检查方法

1、血液化学检查

重型胰腺炎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尿素氮升高,表明肾脏已有损害。胰岛受到破坏时,可有血糖升高,但多为一过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血钙常降低,当低于7mg%时,常示预后不良。

2、腹腔穿刺术

对于有腹腔渗液的病例,行腹腔穿刺术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穿刺液多为血性,如淀粉酶测定增高,即可确诊为该病。

3、淀粉酶同工酶检查

已确定的淀粉酶同工酶有两种,胰型同工酶和唾液型同工酶(STI)。急性胰腺炎时,胰型同工酶可明显增高。对高度怀疑胰腺炎而淀粉酶正常者,对高淀粉酶血症的淀粉酶是否来源于胰腺,测定同工酶则更有价值。国内有人采用电泳方法,从阴极到阳极端显示PIA有P3、P2、P1三种,其中P3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可靠指标。

4、CT检查

CT扫描也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从轻度水肿、出血到坏死和化脓的各种病理变化。CT也能发现胰腺周围的积液和小网膜、肾周围间隙的水肿,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胰腺假性囊肿。

十七、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①循环衰竭,表现为休克。

②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③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发展迅速的呼吸困难、发绀,常规氧疗法不能缓解。

④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进行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⑤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粪隐血试验阳性。

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⑦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结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虽然现在医学发展已经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并做好并发症状的应对,但是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如果得了急性胰腺炎也不必惊慌,只要及时进行救治,按医嘱调养,很快就可以康复!

文档

急性胰腺炎系列知识大讲堂

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1、腹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