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运动,对心脏是有两方面的影响的。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切记要适度,才能达到改善心脏状况的目的。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哪些保健操是适合保护心脏的?
心脏病患者,讲究“适度运动”
科学地讲,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科研人员发现,每天坚持运动锻炼的人,体内会分泌一种被称为“血管清洁剂”的物质,它能清除血管壁上的附着物,使血管保持弹性,血流通畅无阻,同时还能降低血压,确保心脏和人体健康。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医学专家也非常认同运动有益于心脏,能使心脏病发病危险明显下降,但他们强调其关键在于运动的频率而不是时间。从运动次数看,经常锻炼到出汗程度,每周运动1~2次者,心肌梗死危险减少36%;每周运动3~4次者,心肌梗死危险减少38%,次数更多者,危险减少48%。
可见,就运动实效来看,更应讲究的是每周多做几次运动,而不是每次做很长的时间。
如此,心脏病患者只有讲究“适度运动”,才能达到改善心脏状况的目的。所谓适度运动,是指低强度、有节奏、不中断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散步、快步行走、慢跑、做健身体操、跳健身舞、跳绳、登山、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游泳、打太极拳等。
适度运动贵在自我感觉良好。如果运动中身体舒适,精神饱满,运动后感到身心爽快,吃睡良好,即为运动适度。如果在运动中感到力不从心,喘息气短,心慌胸闷,头晕,身冒冷汗等,说明运动过度,须及时调整运动量。
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运动中达到的最高心跳数,一般来讲是用175减年龄,如果不超过这个数,运动量就没有超标。
第二个办法就是运动停下来以后,看心跳能否在10分钟以内回到运动前的基础水平,如果能,就表示运动量是合适的。
两款适合心脏的保健操
1.心脏保健徒手操:
第一节:全身运动。两腿分开,两臂水平伸直,两膝分别向左右屈伸。接着两脚并拢立正的同时两臂向头顶上合拢。
第二节:腰部运动。立正,然后两脚分开,两臂抱胸向左、右转动腰部。
第三节:背部运动。立正,两臂向前平伸,尽量用手去摸脚背,注意膝关节不要弯曲,不要用力太猛,以免损伤。
第四节:腿部运动。取坐姿,双手向后扶地,尽量使双腿向上慢慢抬起,注意膝关节不要弯曲。
2.让动脉变软的保健操:
第一节:取坐位,两手握拳,然后张开手指,做20次,亦可用一手搓两个核桃。
第二节:取坐位,两足踝绕旋20次。
第三节:取坐位,两手抱颈。左右扭腰转体20次。注意转动要缓慢柔和,有头昏症状的人转动次数适当减少些。
第四节:取坐位,两膝屈伸20次。
以上两套保健操对体力的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中老年朋友,也可以作为其他剧烈运动前的热身运动,让机体渐入佳境。另外要提醒中老年朋友,最好定期做体检,然后根据自身状况和医嘱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确定运动量。
总结:综上所述,运动的关键,是要护心。正确做对以上两种适合心脏的保健操,让你的心脏能够有所改善,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做其他的剧烈运动。(文章原载于《家庭医药·快乐养生》,刊期:2012.06 作者:杨畅,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