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喝什么茶最好
千金苇茎茶
消食宽膈、清肺化痰
配方
薏仁、冬瓜仁各20克,桃仁15克,芦茎60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薏仁、冬瓜仁、桃仁捣成粗末,用纱布包好,放入杯中。
芦茎洗净,去节,切碎,用清水煎30分钟,取清汁;用药汁冲泡药末,加盖闷15分钟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饮。
茶疗功效
本茶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食和胃的功效。
健康叮咛
本茶适宜肺痈患者、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者饮用。但肺寒咳嗽、痰白质稀者不宜服用。
材料详解
冬瓜仁
【别名】白瓜子、瓜子、瓜瓣。
【性味】性凉,味甘。
【功效】清肺化痰、消痈排脓。
【主治】痰热咳嗽、白浊带下。
薏仁
【别名】薏米。
【性味】性凉,味甘。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
桃仁
【别名】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性味】性平,味苦。
【功效】活血祛淤、润肠通便。
【主治】经闭痛经、癥瘕痞块。
芦茎
【别名】苇茎。
【性味】性寒,味甘,无毒。
【功效】清肺解毒、平喘止咳。
【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六安煎茶
健脾化痰、降气止咳
配方
茯苓、杏仁各6克,生姜、陈皮各4克,白芥子、甘草各3克。
做法
茯苓、杏仁、甘草、白芥子、陈皮研末。
将生姜切丝,与药末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每天1剂。
茶疗功效
本茶有健脾化痰、降气止咳的功效,对寒痰咳嗽、痰气滞逆、痰质清稀、脘闷不畅、食欲不振等症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杏仁蜜茶
止咳平喘、宣降肺气
配方
苦杏仁15克,甘草5克,柠檬2片,蜂蜜、绿茶各适量。
做法
苦杏仁、甘草捣碎,放入杯中,加柠檬、绿茶。
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加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1剂,次数不限。
茶疗功效
本茶清香浓郁、甘甜爽口,具有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咳逆上气、痰少、咽燥舌干等症均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百部生姜茶
降逆止咳、散寒宣肺
配方
百部、生姜各3克,洞庭碧螺春2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百部、生姜研成粗末。
将药末置于杯中,加入绿茶,用热水冲泡1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3剂。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百部具有良好的止咳作用;生姜发散风寒、温肺和胃、止咳化痰。两药合用,对咳逆不止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健康叮咛
本茶适宜风寒咳嗽、头痛、发热者饮用,且可作为百日咳初期的辅助治疗饮品。但痰湿盛者不宜饮用。
材料详解
百部
【别名】婆妇草。
【性味】性微温,味甘、苦。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
生姜
【别名】姜。
【性味】性温,味辛。
【功效】开胃止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涕。
蜂蜜
【别名】石蜜、石饴。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抑菌杀菌。
【主治】皮肤暗黄、失眠、神经系统疾病。
洞庭碧螺春
【别名】碧螺春。
【性味】性寒,味苦。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消暑、祛风解表。
【主治】心血管病、便秘、心绞痛、腹痛。
三分茶
润肺止咳、降气宽肠
配方
荞麦面150克,甘草10克,蜂蜜5克,洞庭碧螺春2克。
做法
将洞庭碧螺春、甘草碾碎成细末;将荞麦面与蜂蜜调拌均匀。
每次取细末20克,与适量调好的荞麦面一起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用。
每日1~2剂,代茶饮之。
茶疗功效
本茶具有平喘止咳、润肺除燥、降气宽肠的功效。茶中的荞麦面搭配洞庭碧螺春、蜂蜜可起到润肺止咳的功效。
健康叮咛
本茶适宜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咽喉肿痛者饮用。但脾虚腹泻者不宜饮用。
材料详解
荞麦面
【别名】冷荞麦面。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宽肠降气。
【主治】高血压、高脂血症。
甘草
【别名】粉甘草、甘草梢、甜根子。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祛痰止咳。
【主治】脾胃不适、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蜂蜜
【别名】石蜜、石饴。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抑菌杀菌。
【主治】皮肤暗黄、失眠、神经系统疾病。
洞庭碧螺春
【别名】碧螺春。
【性味】性寒,味苦。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消暑、祛风解表。
【主治】心血管病、便秘、心绞痛、腹痛。
参味苏梗茶
止咳平喘、益气敛肺
配方
人参、五味子各4克,苏梗3克,蜂蜜适量。
做法
人参切片,苏梗切碎,与五味子一同放入杯中。
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饮。
茶疗功效
本茶具有平喘止咳、益气生津的功效。茶中的苏梗具有理气、解郁、止痛的功效,还可疏利胸中气滞,使肺脾之气运行流畅;苏梗还能防止五味子、人参的敛补太过,有碍痰湿的排泄。
健康叮咛
本茶适宜老年慢性咳喘、气急、胸闷脘痞、舌苔薄白不腻者饮用。但肥胖体质、湿痰素盛者不宜饮用。
材料详解
苏梗
【别名】紫苏梗。
【性味】性温,味辛。
【功效】理气宽中。
【主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
五味子
【别名】山花椒、秤砣子、面藤。
【性味】性温,味酸。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安心宁神。
【主治】久咳虚喘、久泻不止、自汗、盗汗。
蜂蜜
【别名】石蜜、石饴。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抑菌杀菌。
【主治】皮肤暗黄、失眠、神经系统疾病。
人参
【别名】山参、园参、人衔。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主治】劳伤虚损、厌食、倦怠。
百药煎茶
散寒宣肺、降逆止咳
配方
五倍子300克,茶叶、生姜各6克,蜂蜜适量。
做法
五倍子研成细末;生姜切丝。
将药末、生姜丝与茶叶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以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饮用。
每天1剂。
茶疗功效
本茶品具有清热止咳之效。《本草纲目》云:“百药煎功与五倍子有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
冬瓜蜜茶
止咳润燥、利水消痰
配方
冬瓜皮15克,甘草5克,枸杞子2克,蜂蜜适量。
做法
取经霜的冬瓜皮洗净,切细,与洗净的甘草一起置于杯中。
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蜂蜜和枸杞子,即可饮用。
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冬瓜皮具有利水消肿、消痰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水肿、咳嗽和表皮肿毒等症。
玄麦甘桔茶
利咽止咳、润肺化痰
配方
玄参30克,麦门冬24克,桔梗、甘草各15克,蜂蜜、枸杞子各适量。
做法
将玄参、麦门冬、桔梗、甘草研成粗末。
将药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2剂。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玄参能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便;麦门冬能清肺热、补肺阴;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利咽;甘草清热益气。
健康叮咛
本茶适宜痰少而黏、盗汗、口渴咽干者饮用。痰多色白、感冒咳嗽者不宜饮用。
材料详解
玄参
【别名】元参、黑参。
【性味】性微寒,味甘、苦。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心烦、口渴、便秘。
麦门冬
【别名】麦冬。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止咳。
【主治】肺燥干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
桔梗
【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
【性味】性微温,味苦、辛。
【功效】宣肺祛痰、补血养气、调和五脏。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
甘草
【别名】粉甘草、甘草梢、甜根子。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主治】脾胃不适、倦怠乏力。
桔梗茶
清热利咽、化痰止咳
配方
桔梗、甘草各100克,枸杞子5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桔梗、甘草研成粗末。
将药末和枸杞子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每天2剂。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桔梗具有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且能使呼吸道黏液分泌量显著增加,搭配甘草可起到显著的镇咳作用。
款冬花茶
止咳化痰、宣肺下气
配方
款冬花9克,甘草、枸杞子各5克,蜂蜜适量。
做法
款冬花、甘草放瓶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
去渣取汁后,加入适量蜂蜜及枸杞子,即可饮用。
代茶饮用,1日内分数次饮完。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款冬花具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也可缓解因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喘等症。
竹沥茶
宁心除烦、清热化痰
配方
竹沥10克,洞庭碧螺春5克,枸杞子3克,蜂蜜适量。
做法
鲜竹竿中部用火烤,流出的液汁即为竹沥。
将竹沥、洞庭碧螺春、枸杞子一同置于杯中,用温水冲泡10分钟后,加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每日2剂,不拘时代茶饮。
茶疗功效
本茶中的竹沥具有清化热痰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等症。
健康叮咛
本茶适合咳嗽喘促、舌苔黄腻、小儿惊风者饮用。但是大便溏泄、寒性咳嗽者不宜饮用。
材料详解
竹沥
【别名】竹汁、竹油。
【性味】性凉,味甘。
【功效】清热滑痰。
【主治】中风痰迷、惊风、破伤风。
枸杞子
【别名】枸杞、枸杞红实、苟起子。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养肝润肺、滋补肝肾。
【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
蜂蜜
【别名】石蜜、石饴。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抑菌杀菌。
【主治】皮肤暗黄、失眠、神经系统疾病。
洞庭碧螺春
【别名】碧螺春。
【性味】性寒,味苦。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消暑、祛风解表。
【主治】心血管病、便秘、心绞痛、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