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戒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自己的欲望,要持之有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处置谨慎,不要怠惰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放低身段,多听取臣下的意见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自己有倾向直臣,罢黜小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按国家尺度实行,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
“十思”就是十条劝戒,语语坦诚,字字惊心。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的内容及启示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