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款合同关系成立的条件有:借款合同双方对借款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的合同成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如何处置无效借款合同
对于无效借款合同,根据无效的不同情形应不同对待:
(一)未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返还本金。我国法律规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借款用于犯罪活动的,应当依法予以收缴。在诉讼中发现与本案有关的违法行为需要给予制裁的,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或者依照法律规章处以罚款、拘捕。
(三)关于合同无效后的利息处置。目前,法律并未有明确规章,但从法理上讲,合同被认定无效后系合同自始无效,双方并未成立借贷关系,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有过错方应当赔偿无过错方的损失;双方均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在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下,大多数情况时双方已知或者应知的情况,因此双方均有过错的,一般不会支持原告的利息要求。但是,虽不支持合同无效的利息请求,但可以要求支付原告从起诉后到被告返还借款期间的利息,应作为资金占用费由被告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给付。
五种无效的借贷合同: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规效力性强制性规章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规规章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