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幕交易罪的既遂刑事责任追究,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内幕交易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交易金额、内幕泄露次数、获利金额等;构成要件包括侵害证券市场秩序和投资人利益的客体、违反法规的客观行为、知悉内幕信息的主体、故意主观意图。
法律分析
一、内幕交易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内幕交易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本罪侵害的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二、内幕交易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内幕交易罪的立案标准是:
1.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多次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
4.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内幕交易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法规,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前,利用自己所知的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买卖,或者建议其他人利用该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买卖,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是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即内幕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依故意构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拓展延伸
内幕交易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
内幕交易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原则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内幕交易罪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根据不同情况的严重程度和法律规定,内幕交易罪的法律责任可能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刑罚种类则涵盖有罚金、有期徒刑、拘役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将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决定。在追究内幕交易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时,法律机构将依法进行调查、审理和判决,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内幕交易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原则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内幕交易罪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刑罚种类涵盖有罚金、有期徒刑、拘役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将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决定。在追究内幕交易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时,法律机构将依法进行调查、审理和判决,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条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确定。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