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将面临法拘留、罚款和强制追回财产的处罚。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执行财产,执行可以中止,但申请人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没有时效。
法律分析
如果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执行可以对其处以法拘留、罚款,并强制追回被转移的财产用以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可以下达中止执行的裁定,执行申请人无论什么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了可执行的财产即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永远不会过期。
拓展延伸
解决工资强制执行不力的有效方法
解决工资强制执行不力的有效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雇主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工资支付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其次,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明确工资支付的条款和方式,并建立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以便及时解决工资争议。此外,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其能够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引导,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工资强制执行不力成为不可容忍的行为。最后,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工资强制执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工资强制执行不力的问题,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针对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情况,执行可采取法拘留、罚款等措施,并追回被转移的财产用以执行。若被执行人无可执行财产,可中止执行,并执行申请人可随时发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时申请恢复执行,无过期限。解决工资强制执行问题可从法律制度、监管机制、劳动合同管理、争议解决机制、劳动者权益宣传教育、社会监督引导和跨部门协作等方面入手,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妨害司法行为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第二百五十六条执行中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