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取保候审后又被判刑的人无法将取保候审期间折抵为刑期。有期徒刑的刑期为六个月至十五年,从判决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已经进行了先行羁押,每天的羁押时间可以抵押相应的刑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羁押仅指关押在拘留场所,不包括取保候审,因此取保候审期间无法算作刑期的一部分。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后又判刑的,没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期间是不能折抵刑期的。
2、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死缓减刑和数罪并罚以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3、按照《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可折抵相应刑期。但是注意羁押二字,羁押是指关押在拘留场所,并不包括指取保候审,所以取保候审并不能折抵,不算在刑期里面。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结束后,判刑时间如何确定?
取保候审结束后,判刑时间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首先,会考虑被告的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刑期。其次,还会考虑被告的前科记录、悔罪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因素。此外,还会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及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判刑时间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确保判决公正合理。因此,判刑时间的具体确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取保候审并不算在刑期里面,因此无法折抵刑期。判刑时间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前科记录、悔罪表现等。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来决定刑期。判刑时间的确定是一个公正合理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六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