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分析:承包地是指国家将农村土地划分为一定的承包地,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按照家庭承包的方式向农民承包的土地。在合理使用承包地时,需要考虑以下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违法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二十四条 承包地经营权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经营,恢复原状,并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一)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转让、转包、出租、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将承包地用于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破坏土地资源,使土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影响土地质量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占用、破坏公共利益用地、环境保护用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等的;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十二条 承包地的经营权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的约定,对承包地进行合理的经营和管理,取得经营收益,并应当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
第十四条 承包地的经营权人应当在承包地上按照农业生产计划和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保持或者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土地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第二十七条 承包地的经营权人不得将承包地转让、转包或者以其他方式出租、抵押;不得把承包地用于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