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分子取得受害人所出具的刑事谅解书后,人民是应当适当减轻对其所作出的处罚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机关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一、谅解书最长可以判多久?
有谅解书的,在判刑时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机关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二、已经批捕了,写谅解书还有用吗
一般不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但不是免除或者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引进了刑事和解程序,对符合情形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从宽处理。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三、什么案件可以不被起诉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人民经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比如在侦查当中把事实搞错了,或者对法律理解有误,把不属于犯罪的情况当作犯罪来追究,或者把无辜的人误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也有的是因为行为人是精神病人或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依照法律规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等等,人民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2.人民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审查起诉案件,对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应当退回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侦查,一般情况下,不应当不经过补充侦查的程序而直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只有经过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才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比如经过补充侦查,仍然缺乏定罪的主要证据或基本的证据,或者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又无法查证属实,各种证据之间有矛盾,不能合理排除,有可能得出其他结论的,等等,都属于证据不足的情况。但是不是一定要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才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法律没有要求。即便案件只经过一次补充侦查,只要人民认为证据不足,而又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补充侦查的,就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3.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机关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