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款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①若约定了履行期限,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一般为3年。
②若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且债权人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一般20年。
一、借条和欠条之间的区别
借条和欠条性质是不同的,适用的法律规定也不相同。借条是基于借贷关系而产生的,而欠条是基于其他合同关系或事实产生的,比如买卖、租赁等。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约定还款期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而借条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讼时效的计算和欠条一样。如果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其诉讼时效为债权人第一次催要且债务人拒绝还款之日起3年,若债权人一直未催要,则一直不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诉讼时效从借款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0年。
二、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对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其诉讼时效应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两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不再予以保护。
三、债权债务诉讼时效怎么算
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讨债超过20年的,人民不再予以保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