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诉的立案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当场立案;
2、当场不能立案的,必须在7日、15日或者30之内决定是否立案。
一、起诉程序如下:
1、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2、人民自收到起诉状七日内以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3、人民决定受理的,依法审理、判决、执行。且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二、起诉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综上所述,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一、欠货款怎么起诉对方还钱呢
欠钱不还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程序起诉:
1、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及其副本、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还钱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