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冒专利罪的量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指行为人故意假冒他人专利,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侵害了专利权利。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主观方面需出于故意目的,客观方面需违反专利法规,并在有效期内假冒他人获批准的专利。该罪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个人的专利权利。
法律分析
一、构成假冒专利罪既遂如何量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假冒专利罪既遂的量刑是:构成该罪,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主要是指行为人故意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单位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获得批准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对于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如何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
假冒专利罪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要从以下方面来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被授予的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4.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害了国家专利管理部门的正常活动,也侵害了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权利。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假冒专利罪既遂的量刑是:构成该罪,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复杂的客体、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故意实施行为等。掌握假冒他人专利罪需要了解一般主体、故意主观方面、违反专利法规的客观方面以及侵害国家和个人专利权利的复杂客体。根据刑法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三章 商用密码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商用密码技术的研究开发、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用密码市场体系,鼓励和促进商用密码产业发展。
各级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遵循非歧视原则,依法平等对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商用密码科研、生产、销售、服务、进出口等单位(以下统称商用密码从业单位)。国家鼓励在外商投资过程中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开展商用密码技术合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商用密码技术。
商用密码的科研、生产、销售、服务和进出口,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