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法规定,不得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患病或负伤在医疗期内、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以及其他法律规定不得辞退的情形。而对于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工作并拒绝合理安排、不履行公务员义务等情况的公务员,可以被辞退。
法律分析
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拓展延伸
公务员被解聘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公务员被解聘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主要涉及行律体系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我国法律,公务员被解聘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例如:严重违反职责、严重失职、违反廉洁纪律、犯罪等。解聘程序一般包括调查核实、听证、决定解聘等环节。具体程序和程序的具体细节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公务员被解聘的决定通常由有权机关作出,并且公务员享有申诉和诉讼的权利。总之,公务员被解聘涉及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结语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该公务员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称职且不胜任现职工作,拒绝接受合理安排,不履行公务员义务,旷工或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有特定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退。公务员被解聘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些规定和程序旨在确保解聘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因此,对于该公务员的解聘,应当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公正、公平和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章 政务处分的程序 第五十二条 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监察机关同意,不得出境、辞去公职;被调查公职人员所在机关、单位及上级机关、单位不得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第十五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二十七条 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依法应当予以降级、撤职、开除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调整其享受的待遇,对其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